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热点聚焦

新华社:奥运三临伦敦 除金牌中国还应追求什么

2012-04-18 11:36:00    作者:王子江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 奥运会 金牌 广州亚运会 老特拉福德球场 赛艇运动员
[提要] 1944年,国际奥委会开始选择1948年第14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在英国国际奥委会委员阿伯代尔勋爵的努力下,战争没有结束,伦敦就获得了举办权。”伊顿崇尚体育的精神,也是伦敦奥组委一直推销的本届奥运的核心理念:让奥运会激励全球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 伦敦奥运中国将冲35金 难复制08辉煌仍可争榜首
  • 英首相卡梅伦:伦敦奥运准备好了 欢迎中国人民
  • 新华社:奥运三临伦敦 除金牌中国还应追求什么
  • 10亿安保伦敦仍存隐患 百万游客涌入交通临大考
  • 英国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开拓中国市场是战略重点
  • 中国军团恐难超越北京巅峰 游泳或成为最大黑马
  • 刘翔伦敦奥运为自己而跑步 孙杨将成90后擎旗者
  • 开幕式投影到吉祥物 伦敦奥运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 伦敦奥运会中国军团夺金展望 超越北京不太现实
  • 中国已有318人获奥运门票 六大强项几近满额参赛

      新华社伦敦4月18日体育专电 述评:当奥运第三次来到伦敦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

      奥运会能改变一个主办城市的面貌,但对于伦敦来说似乎相反。历史上,奥运会两次来到英国首都,都获得救赎并实现历史性跨越。100天后,伦敦将第三次举办奥运会,这次它能给奥运赋予什么新的内容,带来多么大的变化,同样让人充满期待。

      1900年和1904年,法国巴黎和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奥运会,都作为博览会的附属品举办,每届都从5月举办到10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不得不承认:奥运会严重的先天不足,完全缺少吸引力。之后罗马因为火山喷发宣布放弃举办1908年奥运会,伦敦在关键时刻接手,仅用两年时间准备,就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届奥运会被后人称为第一届严格意义上的奥运会:第一次以国家(地区)队的形式参加,第一次真正得到媒体报道,也第一次有广泛的图片传播,当然更重要的是,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在主办本届奥运会时制定了许多比赛规则,为后来的奥运会规章奠定了基础。

      1944年,国际奥委会开始选择1948年第14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在英国国际奥委会委员阿伯代尔勋爵的努力下,战争没有结束,伦敦就获得了举办权。当时,纳粹举办的柏林奥运会的阴影未散,二战的创伤仍未愈合,冷战的铁幕已经降下,欧洲处于分裂中,世界各地的冲突又接连不断地发生,连奥运会发源地希腊都处在内战中。顾拜旦本来以为体育能够给世界带来和平,但这样的信条不断受到挑战。奥林匹克的信仰需要重新树立,于是,伦敦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不负众望,伦敦再次在危难时机拯救了奥林匹克。一个接近破产的国家,举办了一届节俭但隆重的盛会,那是二战后第一个世界性的盛会,伦敦人以友好的礀态和奉献精神征服了世界,后人称之为14届奥运会中最友好、最没有政治因素的奥运会。从此,所有的体育项目散发出新的光芒,4年一届的奥运会再也没有被打断。

      有人问,为什么两次都是伦敦?很重要的一点是,发源于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在英国的民间复兴。1850年,在英国的一些乡村地区已经开始组织每年一度的“奥运会”,另外足球、板球和橄榄球等运动得到普及和发展,体育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来过英国的顾拜旦正是受了这种体育精神的影响,才有了举办现代奥运会的想法。也正是因为有了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好的体育设施,伦敦的前两届奥运会尽管筹备时间很短,但都获得了成功,并且皆实现了盈利。

      如今,奥运再次来到伦敦。网球运动员来到温布尔登的草地上挥拍,足球选手来到老特拉福德球场或者是温布利踢球,说不上是沐浴奥运的荣光还是对圣殿的朝拜。更不用说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足球甚至刘翔的跨栏,这些运动项目都回到了它们的发源地,你说不清,究竟是伦敦因为举办奥运而自豪,还是奥运因为第三度来到伦敦而深感荣幸。

      当赛艇运动员泛舟伊顿,应不难想起率军击败舀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的那句名言:“滑铁卢战役的胜利是建立在伊顿的操场上的。”伊顿崇尚体育的精神,也是伦敦奥组委一直推销的本届奥运的核心理念:让奥运会激励全球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在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大丰收,在广州亚运会上再次实现了金牌的绝对垄断之后,在体教结合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之时,中国是最应该去接受这种理念的国家,让运动成为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趋势。诚如此,第三次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历史意义将远超过前两届。

  •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