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伦杯决赛前,法国队最让中国国奥紧张的还不是之前三连冠与历史10入决赛10次加冕的履历,也不是这支球队没有获得北京奥运参赛资格的额外斗志——这此前4连胜的高卢小公鸡,已打入了12粒入球!从其场均入3球的前期表现看,决赛打国奥一个3-1实属正常发挥。但从国奥这厢看,创造中国与土伦杯最佳情缘同时,被连捅三刀也着实让人担心生命线的保障,老话重提,杜家军的防守成么?
首先当然要肯定,如果没有进攻的骨血,杜家军很难于决赛中走一回;说于海在决赛中扳回一球是“不懈努力的回报”,以及有资格赢得现场中国球迷“好样的”之赞誉,都不为过。赛前杜伊先生还特别回答了媒体的相关提问,强调自己当年守门员的球员生涯更坚定了他执教后的进攻思路,无可厚非,如果在这一场实力本有明显差距的败仗后指责他的理念,那绝非人道。
但问题就在于进攻理念建立在什么平台基础上,究竟是突出进攻、以攻击为特长,还是说以相对是特长的进攻来掩盖防守的不足。显然现如今的国奥队,正处在后一种的尴尬境地中。从小组赛3场均失球到决赛集中爆发式的被连续破身,国奥队防线上缺少高水准球员,尤其缺少定海神针一样的稳定领军者,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的清晰度,决不能因“半决赛点球战英雄”曾诚与据悉引得多位球探关注的戴琳这二人缺席决赛而造成模糊。
一名合格的国字号中后卫,首先要尽可能避免被对手一过一轻松过掉的情况,但无论赵铭、戴琳还是万厚良,本次土伦杯上都多次出现了这种掉价场景,更甚至有被对手单兵干掉多人的一幕,杜家军的正面拦截能力就此处于了瓶颈位置。至于控制第一落点与转身速度等环节,相对也就没有了再行分析的必要。边后卫同样如此,吕建军与郑涛在前插助攻上都有独到之处,白磊的平衡特点与奔跑能力也有一定展示,但在单兵防守上,无法让人服下定心丸。
土伦杯是鼓励青少年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展示”二字又往往突出于进攻亮点,历史告诉我们,后防线球员难逃陪衬或铺垫的角色,但这支杜家军应不同于其他球队的评判标准,首先是年龄普遍大于对手,于加纳队甚至大出了近3岁;更突出的是中国青年足球的传统,基本上就没有突出球员个体创造力的习惯,素来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就开始被灌输成年人的足球章法理念。也就是说,这支杜家军的技术水准与战术素养均基本定型,成年模式化的定型。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杜伊相对调整思路的课题,大打攻势足球确实能赢得人心,这对日趋效忠领导而忽视球迷意愿的中国足球尤其如此,但毕竟你无法摆脱功利主义。奥运会上,国奥不可能仅凭借进攻到底的骨血就换取夺牌计划的实现。刚结束的高考也在提示我们——考生冲刺阶段,于强项科目上再行着力,于成绩提升上的效果远不如对弱项的恶补。
国奥的进攻环节,再如何也很难有质的提升,即使本次土伦杯征战确实有数位主将缺席的客观事实,但大实话的说法是:中国球员之间,谁比谁也没有明显的层次差距。杜伊不喜欢强调防守,这简单好恶并不应该成为他解决防守问题的阻碍。当然,如何运作可是说的容易做来难,我们只能期盼他有回春妙手,而不是一来动辄就龟缩防守,二来还像某些达人那样叫屈“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木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