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0广州亚运会 > 直击广州

亚运中国练兵战略尽显 注重新人锻炼造明日巨星

2010-11-09 15:25:00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几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已没有任何悬念,又因亚运会适逢奥运周期的中间进行。因此,锻炼队伍,着眼奥运便成了中国代表团最近几届参加亚运会的一大重要目的。而这些新人在亚运会中的表现,自然值得外界关注,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势必将在未来崭露头角,并有望在日后加入到巨星的行列。

  在中国代表团公布的各个参赛项目的名单中,一些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的参赛选手,大多数就由新人担当。像射击、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就有很多新面孔出现。

  射击是中国队的夺金大项,因而队中的好手也众多。这支射击国家队的队员的主要年龄段是在20岁-30岁,他们大部分没有参加过四年前的多哈亚运会。像是女子10米气步枪的易思玲、女子10米气手枪的卢妙仪、男子25米手枪速射的李越宏等人,都是后起之秀,但其实力可不容小觑。

  体操项目也是如此。中国体操队在2008奥运会年后进行了新老交替,现在这支队伍中基本上可以说是全新的阵容,其中男队的吕博、张成龙、冯喆,女队的黄秋爽、眭禄,他们都很有可能在广州亚运会上证明自己。此外,在举重、跳水、羽毛球、摔跤、柔道、跆拳道、射箭、自行车等项目中,也基本上是新人挑大梁。

  台球、围棋、象棋、武术、软式网球、保龄球、壁球等非奥项目中,会有一些熟人,像丁俊晖、潘晓婷、孔杰,但更多的都是新面孔。在总共14个非奥项目中, 977名中国选手中将有293人参与非奥项目的角逐,即10名中国选手中就有3人征战非奥项目。

杨凯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