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

2010-10-29 17:28:00    作者:   来源:第16届亚洲运动会官方网站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

时间: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

参赛国家/地区:

33

比赛项目:

21

主体育场: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体育场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这是自从第一届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会再度回到新德里。共有33个国家4595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本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无论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由印度承办。印度是亚运会的主要发起国。亚运会圣火首先在新德里国家体育场上点燃,事隔30年印度再次承办时,着实下了功夫,用18个月建成全部体育设施和有800栋印式小楼房的亚运村。全部工程几乎都靠人工,尤其是靠印度妇女用头顶运土来完成,因此被誉为印度妇女“用头顶起的亚运会工程”。

  亚洲运动会协会在1981年改组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中国台北、以色列和柬埔寨未获组委会邀请。

  >>参赛国家及地区

  中国、韩国、日本、朝鲜、印度、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香港、蒙古、科威特、伊拉克、巴林、尼泊尔、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叙利亚、阿联酋、卡塔尔、孟加拉、阿富汗、北也门、南也门、阿曼、老挝、伊朗、越南、马尔代夫(共33个)

  参赛人数:4500名

  >>比赛项目

  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排球、曲棍球、自行车、羽毛球、网球、体操、乒乓球、射箭、帆船帆板、手球、高尔夫、马术、赛艇(共21个)

  >>会徽

  第9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为印度古迹曼探天台,并形成一个"A"字,代表亚洲,衬托着上方的太阳标志,代表奥林匹克之光照耀亚洲。

  >>吉祥物

  第9届亚运会吉祥物的原型是印度的过手——亚洲象,取名“阿波”,象征智慧、力量和忠诚。它额头点着朱砂痣,跳着印度舞,甩着长鼻子,热烈欢迎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们。它代表了特有的印度文化和风土人情。

  >>开幕式

  1982年11月19日,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新德里新建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体育场隆重开幕。

  下午3点,数百人的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乐曲,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按印地文字母顺序进入会场。中国体育代表团是第10个入场,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邹振先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在前面,世界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童玲和排坛新秀梁艳走在两边护旗。中国运动员受到全场观众热烈欢迎。走在运动员队伍最后面的是由500多人组成的印度体育代表团。

  印度曲棍球队队长米尔卡-辛格和著名女运动员克玛尔-基德桑什一道举着从国家体育场传来的火把,跑进会场登上主席台对面的火炬台点燃起神圣的火炬,

  3点52分,印度总统宰尔-辛格宣布第九届亚运会开幕。第九届亚运会的旗帜在军乐队奏的乐曲声、号角声和礼炮声中冉冉升起,两架直升飞机挂着彩旗飞过体育场上空,洒下无数玫瑰色花瓣,5000个彩色气球升入天空,2000只和平鸽从体育场飞向蓝天白云。

  开幕式后,印度艺术家们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33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团长和一些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以及驻印度使节出席了开幕式。

  >>主体育场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体育场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由印度政府出资于1982年建成。这是一座多功能大型体育场,主 要举办足球以及其他体育赛事,同时用于举行音乐会等各种大型文艺演出。这座体育场能容纳78,000个观众,在举行音乐会的时候甚至最多能容纳130,000人。该体育场同时也是印度奥林匹克协会的执行总部。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体育场是为服务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而建的,同时也将承办即将到来的2010年联邦运动会。为迎接此次运动会,体育场将进行整修维护工程,届时容纳观众人数会减少至75,000人,预计2010年初将完成此次工程。

  >>奖牌榜

  奖牌榜前3位:

  第一:中国 金:61银:51铜:41

  第二:日本 金:57银:55铜:42

  第三:韩国 金:28银:28铜:37

  >>重大事件

  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创男子跳高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的中国选手朱建华被评为本届亚运会唯一最佳运动员。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比赛中各国选手共平1项射箭世界纪录,创1项田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打破了一批亚洲纪录,刷新了90多项亚运会纪录。

杨凯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