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3 14:46:00 作者:曾璇 来源:羊城晚报
5000群众演员:开幕式第一“功臣”!
羊城晚报记者专访这些“幕前”无名英雄,聆听他们的亚运故事
羊城晚报讯记者蒋铮报道:“‘帆、船、塔、水’,几乎每个开幕式的招牌节目,都是这些群众演员完成的。也许在人海中,你记不住他们的脸,但没有他们,就没有开幕式!”亚运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说。11月2日,海心沙首次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主办方最先向媒体推出的,便是这些“幕前”的无名英雄———5000多位群众演员!
从凌晨4点排练到傍晚
何继青说,为迎战亚运会,演员们在海心沙集训时间超过半年,有的甚至在异地排练了两年多时间,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功臣”。于是,羊城晚报记者当日对这些“功臣”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述说自己的亚运故事———采访还没有开始,记者便注意到坐在对面的小姑娘———万咿(见上图)。和其他被晒得黝黑的演员相比,万咿的脸还是粉扑扑的。“你好,可以 接受我的采访吗?”“当然可以!”
羊城晚报:别人都晒得黑黑的,我看你还挺 白,你是哪个节目环节的,是不是不用晒太阳?
万咿:不会啊!我们第一天到海心沙排练,就 是从凌晨4时到傍晚,大家都没擦防晒霜,回到宿舍,脸上、背上、腿上都晒得脱皮,疼得很!
羊城晚报:那看来你皮肤底子很好哦!
万咿:可能我比较小吧,恢复快,我今年16岁。大家都相互安慰,说晒就晒吧,马上冬天了,过一个冬天就白回来了。
羊城晚报:那你是典型的90后了,你和队友是怎么过来的?
万咿:我们是湖南艺校四年级学生,我们班是学中国舞的。当时老师给我们这个任务,第一批女生来了100个,第二批女生来了50个,男生来了30个。
9月19日过来后没回过家
羊城晚报:你们是怎么训练、生活的呢?
万咿:我们一般是下午2时开始入场,晚上12时训练结束,但因为我们住在白云区,车程就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我们都说是“今天排练、明天回家”。有时候半夜还要等着入场,大家太困熬不住,就把被子枕头背到海心沙,在地下室窝着睡一会儿,地上灰尘大,就捡一些纸皮箱垫在地上,以前扫地的阿姨总是把纸皮收掉,后来看到我们是拿来垫铺盖的,就特地留下来给我们。
羊城晚报: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想家吗?
万咿:9月19日来的,大概要12月底才回家,想家!平时我都是两周回家一次,这次出来还没有回去一次。广州的饭菜比较淡,没辣椒,我们挺吃不惯。有一次大家都训练得很累很饿,打开盒饭,还是那些味道淡淡的菜,就忍不住哭起来了,一开始是一两个人哭,后来大家就一起哭,现在想起来挺好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