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组让人激动不已,尽管高卢鸡变成一只闷鸡,但喷薄而出的橙色光芒万丈。今天所有报纸、网站都将头条位置留给了荷兰队,这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不这样做都不行,否则所有的专业报纸和球评家们都将失去公信力。
《体坛周报》和《足球》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30年不胜”,荷兰人对意大利人30年不胜的尴尬历史,在今晨以3个进球宣告终结,而且是在号称拥有30万意大利人的伯尔尼,几乎相当于在意大利本土完成了对意大利人的报复。
其实赛前大家对荷兰都是忧心忡忡,缺乏了鲁本的荷兰人似乎难有作为,我记得的两年前世界杯,如果不是鲁本,整个荷兰队都会与即将分裂的塞黑队一起梦游。因此,我发现荷兰人取得了对意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之后,兴奋之余,大家还一时半会找不到胜利从何处而来,难道只是范尼那个越位球所引领的一场“伪胜利”吗?
浪漫主义球评家颜晓华认为,是克鲁伊夫对巴斯滕激将的结果,他转述了球圣对范-巴斯滕下达的“圣旨”:“他已经把荷兰队变成了另外一支球队,而在这支队伍里我看不到一点荷兰足球的影子。”事实上,克鲁伊夫一直以来都在愤怒,他眼前的荷兰队早就橙色不足了,从2004年艾德沃卡特统帅的那支荷兰队开始,像极了他们肠肥脑满的主帅,毫无创造力。颜晓华认为,是克鲁伊夫激将了巴斯滕,尤其是当巴斯滕见到了当年AC米兰的队友多纳多尼的时候。
报纸们都用了专门的裁判席来评论,范尼在26分钟的进球越位无疑。这一点,我还是赞同颜晓华同学的看法,“事实上在此之前,骄傲的意大利防守体系已经在荷兰人近乎疯狂的进攻下疑似崩溃了。”我们一直在提醒,范尼就是一个禁区内的“婊子”,一有机会就“发骚”,你不能给他机会,哪怕是一个越位球的机会,而且这股骚劲会传染整个荷兰的。所以连克鲁伊夫都说了,“范尼在禁区内应该摔倒!”《足球》报的大师火线评论,还是很过瘾的。
当荷兰人取得胜利之后,我唯一的遗憾是,《体坛周报》与《足球》的头版标题都太不浪漫,与浪漫的荷兰足球相去甚远,就算用了《橙色预警》、《终见橙色风暴》这样的理性欢呼,以及严谨诠释全攻全守,都难以抒发浪漫的荷兰足球情怀。
至于法国人,他们总是慢热,这一点我同意《足球》报的观点,《雄鸡早起不打鸣》,虽然克韩在《体坛周报》撰文感叹“没有齐祖”,但齐祖已经走了两年,法国人不能再以此为借口,倒是应该多想想,从2002年以来,他们那些保守党的主教练,如多梅内克。
从情感上,我们都愿意看到,法国人如同两年的世界杯一样,即便热身时有一个倒霉的西塞被中国人郑智踢断了小腿,法国人在小组赛也是闷平瑞士、韩国,但他们最后昂首进入了决赛。《足球》报说法罗之战是沉闷的死亡序曲,我相信,这只是死亡之组的沉闷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