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 15:23:00 作者:曾志坚、周洪鹏 来源:新华网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写进新中国体育法的大政方针。举国体制很好地促进了体育运动特别是以金牌为标志的竞技体育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带来的金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培养、带动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体育锻炼和消费。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要用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发展来解决。举国体制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中国体育屹立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重要制度保障。但是它的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职能和使命也需要随着我国的整体发展而不断更新扩展,这是伦敦奥运会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图为2012年8月4日,中国选手孙杨在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后身披国旗庆祝。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奥运专电(记者曾志坚、周洪鹏)38金、27银、23铜共88枚奖牌,中国代表团位列伦敦奥运会金牌榜第二,取得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中国与美国便牢牢占据着奥运会金牌榜前两名的位置,北京奥运中国第一,伦敦奥运美国第一。
新中国竞技体育能取得这样杰出的成绩和跨越式的发展,得益于能有效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优势资源,形成县、市、省、中央四级训练网络和选拔国家队选手体系,让精英运动员心无旁骛专心训练。这是全世界公认的迅速提高运动成绩、争金夺银取铜的最佳捷径。
“长期以来,‘东亚病夫’的形象曾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在运动场上处处落后挨打的经历也在伤害着中国人的自尊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说,“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帽子被摘掉,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优异表现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
国际赛场上,每当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中国人都会为之欢欣鼓舞,凝结着运动健儿多少艰苦努力和辛勤汗水的奥运金牌给中国各个领域的人们带来了拼搏奋进、勇争第一、精益求精的精神动力,对于各个领域的事业都起到了很大的精神促进作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是当年北大学子受到中国男排反败为胜的激励后喊出的时代强音。从1984到2012,短短28年,中国运动员在夏季奥运会赛场上获得的金牌数量已超过了200枚,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获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也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和榜样,而这种榜样在促进国人转变体育观念、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方面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叶诗文不但破世界纪录,而且各自获得两枚金牌,两位年轻奥运冠军的出色表现再次点燃了国内民众的游泳热情。很多城市的游泳馆爆满,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游泳,普通民众也在游泳中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而以往每当中国军团在乒乓球、羽毛球、女排等项目上取得佳绩时,也总是能推动国内一大批年轻人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的锻炼之中。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巨大推动作用。奥运金牌可以促进诸如职业赛事、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国内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接连出台,体育产业结构也正朝着日趋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在场馆利用、赛事举办的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获得奥运金牌也对相应项目的产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中国体育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样,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中国体育在整体发展上仍面临资源分布不平衡、项目发展不平衡、专业体校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上脱节,以及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和训练、竞赛严重缺失的现状;北京和伦敦连续两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几乎全部来自个人或者双人项目,没有一块金牌来自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但是和经济发展一样,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继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才能得到解决。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因此我们需要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待举国体制,在实践中科学地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让其既在竞技体育领域保住优势,同时又在惠及民生的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和职业体育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增加对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让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形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再次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不断完善举国体制”,提出了“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均衡发展,统筹兼顾,全面提升”的工作方针。纲要具体明确了未来八年的主要任务:继续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竞技体育重点突出,各门类均衡发展;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综合素质;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探索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道路。纲要中特别提到“重点扶持三大球、基础项目和部分冬季项目的发展”。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表示,获取什么样的金牌是需要考虑的,为了金牌可以选择冷门项目,但是更要在老百姓关注度比较高和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项目上更多地投入。
举国体制发展到今天,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改变也对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资源总体投入依然不足,门类还不均衡,竞技体育之外的大众体育目前普遍存在着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写进新中国体育法的大政方针。举国体制很好地促进了体育运动特别是以金牌为标志的竞技体育的发展,但是争取金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培养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体育锻炼和消费、增强人民的体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要用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发展来解决。这是伦敦奥运会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