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沪心乱如麻。 本报记者 王鸿光 摄
朱广沪成为又一个摔倒在“打平就出线”魔咒前的中国队主帅,他是死于“自杀”。
走进赛场的时候,他看了看天。雨一直下。
老朱的面前是宽阔的草坪,可他的眼里,那分明是一条细细的钢丝绳,但他必须做到:安稳地走过那道钢丝绳,像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一样。否则,只有坠入“悬崖”。
“我们根本不会去想打平就出线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当成生死战去打。”朱广沪说。看起来他似乎有信心,他穿着前两场都给他带来好运的深色西装。他一直静静地站在替补席最边上的位置,头顶的小雨和场上的纷争,好像都扰乱不了他淡定的心情。
前10分钟,中国队控制着局面。朱广沪如老僧入定。
对手的攻势忽然猛烈起来,一脚任意球险些破门。朱广沪一脸焦急,不再一动不动。上半时剩下的30分钟里,乌队完全控制了场面。朱广沪大声喊着,并不时回头和蔚少辉以及教练组成员交谈着。他摇摇头,一定在想:怎么了这是?刚才不还好好的?
险情一次接着一次。朱广沪将自己完全暴露在细雨中——他的心情也乱了。而乌队却攻势如潮。他断然作出决定——用王栋换下毛剑卿。此时,上半场比赛还剩下5分钟。朱广沪摸了摸毛剑卿的头,小毛无所表示。这个上场比赛的奇兵,本场表现并没有犯错。
中国队依旧被压制。朱广沪脱下了深色西服,雨未停,但朱广沪的心里很热,火烧火燎。上半时终于结束了,朱广沪肩上搭着西服,走向休息室。和前两场不同,他的脚步不那么稳,有些摇晃。朱广沪其实很清楚,“中亚狼”也算是中国队的克星之一。1994年亚运会,两队在决赛中相遇,中国队输得很彻底,2:4。随后的交手中,中国队胜少负多。
下半时开始后,中国队的攻势终于增加了一些,朱广沪不停地做着手势。连续两次门前制造险情,老朱紧张得目不转睛。偏了,又偏了。老朱懊丧地甩甩手,摇摇头——这场比赛,他摇头的时候很多。
对方一次大力轰门,紧擦门柱偏出。老朱跺脚了,转身朝助手们发泄着不满。第65分钟,王栋门前重炮,击中横梁!老朱抱头长叹。他想没想过,如果王栋早点出场早点适应呢?
第71分钟,乌队进球了!中国队场上队员都低着头往中场挪动,没一个人站出来鼓舞队友。老朱木了两分钟,直到乌队欢庆的球员从他身边跑过,他才反应过来。向场边走了两步,似乎想冲队员喊点什么,又退了回来——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乌队又进球了!幸亏越位。老朱又派上了朱挺。像是424阵型——其实是没有阵型,只有孤注一掷的疯狂赌博。朱广沪开始看时间,离比赛结束大约还有10分钟。这也许就是他在这个位置上还剩下的全部时间。
乌队又进球了,这次有效!老朱一动不动,和开场时一样。他知道,一切都要过去了,他站在这个位置上,近三年的时间,已成追忆。
补时了,乌队任意球开出,只要中国队把它破坏掉,踢到前场,比赛就结束了。可是又进了。中国队员第三次走向中圈,步履沉重。场边的老朱,已经无语,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了。在中国队无心恋战的倒脚中,终场哨响。
朱广沪不用辛苦赶往印尼了,也不用留在吉隆坡忍受酷热,他可以回家了。他不能埋怨任何人,完全乱套的用兵,用后一个错误否定前一个错误,朱广沪心神大乱阵脚大乱,他是“死”在自己的动摇和保守上,是纯粹的自杀。
甚至没安慰他的队员,朱广沪很快离开,他的身后,是迷茫的球员,还应有一行大字——2007年7月18日晚,中国队“死于”打平就出线,“死因”:自杀。
(吉隆坡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