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09-10CBA>CBA诸强

姚明当老板曾遭中国式尴尬 人情契约让其陷两难

   在过去的8年中,我曾经有幸3次采访到姚明。第一次是2002年,那时他NBA选秀成功,即将离开中国,心情忐忑不安,对NBA不了解,对美国也不了解,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第二次采访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当时他带领中国队全力拼搏,他提出的口号是“把中国队扛在我们的肩上”。第三次也就是最近,他带着脚伤,一瘸一拐地来到了采访现场。

  8年中的3次采访,我看到了姚明成长的一种轨迹,也正体现着中国篮球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归纳为5个,第一是成长,2002年姚明刚刚22岁,是个身体单薄的大个,还有一些稚嫩的感觉。8年后,他已经是一个壮实而坚强的NBA中锋了。

  第二个变化就是身份的改变。8年前,他是作为NBA选秀球员进入美国,去年他入股了上海男篮,从球星成了姚老板。

  第三个变化是财富的变化。他每年有上千万美元的年薪,再加上各种商业代言,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姚明告诉我,他到NBA以后得到一个调查的结果,NBA球员平均在退役3年半以后,就会遭遇破产的危险,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理财经验。于是我就问姚明,我说你怎么能保证这样的事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他说,因为我已经经历了啊。原来他当时在上海青年队的时候,大概只有每周10元人民币的零花钱。有一次打比赛,一次获得了700块钱的奖金,对他来说是一笔意外的财富了,于是他又买东西,又请朋友吃饭,不到半个月,就花光了。那时他的妈妈对他进行了人生第一次的理财教育,要把赚来的钱,非常谨慎地打理,都存在银行里。这之后,姚明的确遵循了父母的教诲。

  第四个就是姚明的情感之变,在2002年离开中国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8年间,他恋爱,结婚,在2010年7月他将会成为一个父亲。在1980年姚明自己出生的时候,上海的报纸上登了一个小豆腐块的文章,说他将是上海篮球的希望,因为他的父亲和母亲也都是篮球运动员。现在媒体也期望姚明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中国篮球的运动员。姚明对此只能笑一笑,他觉得一个人还没出生命运就注定了,这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幸好他自己很喜欢篮球,但是他不希望限制他孩子未来的选择。在谈到要成为爸爸的体验,他感到巨大的兴奋和激动。

  第五个就是思想的变化。姚明是一个有头脑的运动员,善于为自己规划人生。他明白运动员的生涯总是有限的,他希望通过购买上海男篮,为自己未来构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其实在目前的CBA体制下一个篮球队想要赚钱难上加难。通过这个他回报了培养他的球队和城市上海,同时他也希望借助这个球队,来带动上海的国际化传播。

  为什么姚明说我问到了他痛处呢,当他想把在NBA学习到的先进管理理念带入上海男篮时,遭遇到人情社会和契约社会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

  中国的社会一直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对于恩师李秋平,对于发小刘炜,还有很多熟悉的人,姚明用尴尬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因为姚明现在的身份、财富都已经与这些人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而且他必须让他曾经的教练“下课”,要和自己很熟悉的朋友说“请找你的经纪人来和我们的管理团队谈你的合同”。这样的谈判和选择,在中国的人情社会往往会被认为是不讲情面,让人下不来台,甚至是重钱不重义。每到这时,他都感到很痛苦。特别是当他拿起电话,对仍在住院的李秋平教练说,我们决定要请其他的教练来替换你,这句话需要太大的勇气。说出来后,他感觉到一种轻松,但是也有一种伤感,因为他能听出来,尽管李秋平说能够理解他的决定,但是声音里含有明显的遗憾。可能这就是姚明必须面对的一个困境,可能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的社会,正在走向一个类似西方的契约型的社会,职业和商业的改革当中,他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些难题。幸好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成功地引进了美国的教练,刘炜也留在了上海男篮。但是姚明仍要面对CBA体制不够健全、经营模式亏损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姚老板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说有时候他很留恋单纯的球员生活。

  说到了这5个巨大的转变,我很欣赏他。8年来他走得都相当稳健,在巨大的财富和名气面前,他也没有失去自己的平常心,这是很难得的。2010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也是他将成为父亲的一年,还要经营着自己的球队,还要再回到NBA去打球,所以他的担子真是不轻,从一个大男孩到一个男人,可能就是要有这样一种承担、责任和去改变世界的勇气。

  杨 澜(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

杨凯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