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秒——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新百米世界纪录,竟然在鲍威尔“闲庭信步”式的奔跑中轻松制造。究竟是什么让鲍威尔在短短13天的时间完成了质的“飞跃”?
说法一:治愈“大赛恐惧症”?
大赛恐惧症也叫“克拉克现象”。一名叫克拉克的上世纪60年代顶级长跑选手平时成绩远高于奥运夺金标准,可一到奥运就会突然忘了应该怎么跑,后来就有人把这种在平时发挥出色一到大赛就表现失常的现象称之为“克拉克现象”。此前的鲍威尔似乎患上了与克拉克一样的毛病。不久前的大阪世锦赛上,鲍威尔在和盖伊的PK中一败涂地。重大赛事“掉链子”的毛病似乎已成了鲍威尔无法克服的心理疾病。从未在重大比赛中称雄的尴尬也让鲍威尔的“飞人”之名有点名不副实。
不过,仅仅过了13天,鲍威尔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夸口要在北京奥运夺冠,而且扬言要打破世界纪录,为自己“正名”的欲望达到了顶点。也许正是这种强烈的求胜欲望,让鲍威尔突然治愈了自己的“大赛恐惧症”。但是,“考验鲍威尔‘飞人’成色的真正舞台是明年的奥运会。”昨天,一圈内人士如是说。
说法二:没有竞争令飞人重生?
迈克尔·约翰逊曾指出鲍威尔是一位十足的天才,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选手,因为一个在决赛中都会放弃的人是不能担当大任的。所以有圈内人曾对鲍威尔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他可以把世界纪录踩在脚下,却不能把对手踩在脚下。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往往在与高水平的对手较量中才能激发出最大能量。但鲍威尔却是“另类”,他害怕竞争,特别害怕实力与自己相当的对手同台竞技。于是,有人毫不留情地指出:鲍威尔在打破世界纪录的比赛中堪称一马当先,对手根本没能对他构成任何威胁。所以有人提出疑问:如果在意大利站上再次上演大阪世锦赛中鲍威尔对垒盖伊的画面,最后胜出的还会是鲍威尔吗?
说法三:“兴奋剂”缔造“奇迹”?
随着新的世界纪录诞生,各种猜测也随之浮出了水面。
一圈内人士对鲍威尔此次创造的新世界纪录提出了质疑,“你可以看到在他创造纪录的冲刺中并没有使出全力,虽然有风速的帮忙,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从去年鲍威尔取得一系列好成绩开始,怀疑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就不绝于耳。特别是当鲍威尔最大的竞争对手加特林去年因服用兴奋剂被国际田联禁赛之后,公众也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鲍威尔。不过,面对质疑,鲍威尔的回答总是很干脆:“上帝是我惟一的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