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体操队征战北京奥运会很英雄很气派,而在济南全运会体操预赛暨全国锦标赛上,中国体操的江湖却显得很乱很险恶,奥运金牌得主们萎靡不振,竞赛公平公正的尊严被践踏,为什么?是什么造就了奥运与全运的巨大反差?
乱云突起
北京奥运会的庆功酒尚未喝完,全运会的战火开始硝烟弥漫。鲜为人知的是,前哨战打响的地方居然是中国队训练馆,一方面是各省、市队拼命打通各种关节往扩招的国家队送人,一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二是利用“国手”招牌增加裁判印象分。另一方面,来自各省、市队的国家队教练们,为了各自利益开始了明枪暗战。
有人说中国队总教练黄玉斌因未能成为中国体操掌门人而萌生退意,他的得意门生杨威则在赛前突然退役决不回头,李小鹏和黄旭也高挂免战牌。 5月12日各队抵达济南赛地后,赛场外,赛场内有关“金牌分配争斗”的流言蜚语四起。
温水煮湖南队
济南预赛赛前,赛场外秘密流传着两个谣言,一是要把湖南队“做下去”,二是浙沪两强联手“抬庄分金牌”。首项比赛是男团决赛,规则规定,男团前12名即全队获得全运会决赛资格,而男团未能晋级者,其选手需在各单项进入前8名才能取得个人进入全运会决赛资格。湖南队在上届全运会的预赛中李小鹏缺战,全队表现不佳,“靠了裁判的同情而涉险过关”。一位圈内行家说:“没人想到当时放了湖南队一马,结果成为放虎归山,全运会决赛中李小鹏神勇带领湖南队拿了亚军,他在单项中也大出风头,坏了一些潜规则。如果预赛中不抬一下湖南队的分,李小鹏连参加全运会的资格都没有。这一次,他们还想故伎重演,做梦啊?不压死他们才怪。 ” 13日晚,湖南队果真以0.4分之差而位居第13名,湖南队教练陈雄惊呆了,醒悟后说“太大意了”,看台上的李小鹏则阴沉着脸,没人知道去意已浓的他内心是沮丧还是庆幸。次日的女团决赛中,上海队果真跃居第一名,浙江队第二,将实力强大的广东队压在第三。上海队首次获得全国冠军,她们没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选手助阵,全队在比赛中失误不少,但扣分却不多。
虽是全运会预赛,但终归也是全国锦标赛,现在过把金牌瘾,也为全运会决赛“分金分银”做个“有实力”的铺垫。
六大虎将萎靡不振
北京奥运的金牌得主们,男队六大虎将中杨威、李小鹏、黄旭拒战,邹凯临战“因感冒”退赛,仅剩肖钦和陈一冰出现在赛场上。而女队六大主力为程菲、杨伊琳、江钰源、邓琳琳、何可欣和李珊珊,其中仅有杨伊琳因伤缺战。
男子三大“元老”在北京奥运会后,黄玉斌一直声称他们能坚持到伦敦奥运会,而这三人也口口声声要为家乡打完全运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坚持练下去。然而,现实的结果是,最具人气的杨威和李小鹏退役已成定局,黄旭最多也仅是在全运会上亮个相后退役。
济南赛场上,鞍马王肖钦在预赛中出现重大失误而未能晋级决赛,好在八一队男团晋级,肖钦得以能参赛全运会决赛。吊环王陈一冰在吊环决赛中表现平平,仅获亚军。北京奥运六虎在济南赛场上可谓全军覆没一金未得。女队出战的五大主力中,每个人都在团体和单项比赛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程菲夺得跳马和自由操两金,江钰源夺得高低杠一金,但难度都是“小儿科”。
能坚持下来的奥运英雄们也确实不易,淡化功名刺激,回归搏命训练,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国内大赛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陈一冰在本次比赛中的吊环金牌,有被裁判“做掉”之嫌,他嘴上说“不会去与裁判理论”,但这位阳光帅哥的内心,还阳光么?
据《扬子晚报》
【相关链接】
2005年9月20日,十运会艺术体操决赛在扬州落下帷幕,江苏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辽宁队则获得个人全能和集体全能两枚金牌。这一比赛结果,似乎在比赛前就已经相当明了了。
十运会跆拳道赛场,一天8场比赛中有6场因运动员弃权而流产,而所进行的111场比赛中,有26场比赛成了摆设,占到五分之一强。据介绍,这26场中因选手交流因素弃权的有14场,因伤弃权的有12场。跆拳道比赛由于有奥运会冠军参赛,一些观众认为花钱买票看比赛值得。但本应耗时约两个小时的比赛不到半个小时就发奖完毕。一些观众对此深为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愚弄,一位观众更是愤愤地说:“这不是引起公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