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晶晶实力状态仍无人能敌
新浪体育讯 从月初在大奖赛美国站实现北京奥运会后第一次亮相,到日前在西安举行全国冠军赛上完成国内首演,郭晶晶已经逐渐找回了状态。西安比赛之前,尽管只与队友王涵一起匆匆磨合过几次,28岁的她还是以一个高水准的三米板双人冠军向人们证明,自己仍然是中国女子跳水当之无愧的“大姐大”。
仅比奥运夺冠时低3分
大奖赛美国站,郭晶晶是与自己的老搭档吴敏霞一起参加了三米板双人比赛。虽然她俩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但当时比赛缺乏真正的对手,她俩的状态也都不算十分理想,五个动作的得分多数都低于北京奥运会时。
这次全国冠军赛,郭晶晶第一次与17岁的河北队小师妹王涵联手参加三米板双人角逐,根据新搭档的实际情况,郭晶晶习惯的双人三米板动作有所调整,原来的305B被5152B取而代之。
比赛的对手中,代表上海参赛的吴敏霞/赵沁心实力不俗,她俩的五个动作同于吴敏霞与郭晶晶配合时,连顺序也毫无二致,对吴敏霞而言可谓驾轻就熟。
四川的方敏/候媛媛是一对老搭档,2005年曾获十运会三米板双人项目金牌。为了在今年11运会上卫冕,26岁的方敏和24岁去年重新复出,并在当年10月的全国锦标赛上再次夺得三米板双人项目冠军。
郭晶晶就是与众不同。在这次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女子三米扳双人项目争夺中,她不仅自己跳出了高水平,而且带动了王涵,结果力压吴敏霞/赵沁心9.30分,夺得冠军。
北京奥运会时,郭晶晶/吴敏霞跳第一个规定动作101B,得了52.80分。这次冠军赛,吴敏霞/赵沁心开局跳该动作,便拿到了同样分数,按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谁知郭晶晶/王涵更了得,101B拿到了53.40分,一开始便在心理和气势上赢得了优势。
后面的四个动作,她俩跳201B、205B的得分,均高于郭晶晶/吴敏霞北京奥运会时的相应得分。难度3.0的205B,郭晶晶/吴敏霞奥运会的得分为75.60分,郭晶晶/王涵这次得了78.30分。
她俩最后夺冠的得分为340.50分,较之郭晶晶/吴敏霞奥运会夺金时仅低了区区3分。显然,郭晶晶与队友这次在西安拿到的,是一枚含金量很高的三米板双人金牌。她自己的国内首演,也称得上十分圆满。
难与稳完美结合获高分
此次全国冠军赛男子十米台较量,北京奥运会亚军、来自海军的周吕鑫创造了两项纪录:一是夺冠得分达到579.60分,创个人、乃至近年国内十米台的得分最高纪录;还有一个是难度系数3.8的5255B得到了114分的满分,也是该动作国内比赛的第一次。
周吕鑫原来的十米台个人得分最高纪录为573.50分,是他今年二月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大奖赛首站十米台决赛中所创。当时周吕鑫累计得到7个10分,有三个动作得分过100,最高得分为102.60分。这次在西安,他获得了12个10分,同样有三个动作得分过100,其中包括5255B的满分。
20岁的周吕鑫原来整套动作的难度系数,是国家队几名十米台尖子选手中最低的。北京奥运会该项争夺,他前五轮积分领先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选手马修多达32.50分,眼看冠军在向自己招手,但由于最后一个动作307C难度只有3.4,对方的5255B难度却有3.8,最终功亏一篑,仅以4.8分之差屈居亚军。
提高难度,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了周吕鑫亟待解决的一大瓶颈。本月上旬的大奖赛美国站,他未能夺冠,但却第一次在比赛中采用5255B,在难度上成功地实现了突破。
当时,周吕鑫在预赛、半决赛、决赛共三次跳了5255B,预赛得了96.90分,后两次分别得到了106.40、102.60分的高分,大大提高了自己使用新动作的信心。他十米台原来一套动作总的难度系数为20.1,加入新动作后,难度系数升至20.5,一跃而入该项目世界难度先进行列。
西安全国冠军赛,周吕鑫不过是第二次在比赛中采用5255B,算上两次的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也不过累计跳了六次。冠军赛决赛他跳该动作,七名裁判却有五人亮出了10分,以致于其创造了获得该动作满分的奇迹。
周吕鑫原来的特点就是技术细腻、动作规格高,空中感觉好,现在难度上去了,而且实现了难度与稳定性的完美结合,自然能够赢得裁判的欣赏。
男子跳台跳板竞上难度
2005年,在十运会男子十米台决赛中,上海选手火亮祭出难度系数3.8的5255B,曾经轰动一时。可此次全国跳水冠军赛该项目争夺,参加决赛的八名选手,包括14岁的张雁全、13岁的陈艾森,齐刷刷地都能跳5255B,且有七人该动作都得到了100分以上的高分。
如同竞技体操一样,难度也是跳水的魅力所在。除了普遍采用5255B,这次参加男子十米台较量的选手中,来自广东的吴军决赛中还成功地完成了难度系数3.5的407B(向内翻腾三周半屈体),得到了94.50分。同样是“向内翻腾”,407B较之其他选手采用的407C,难度系数就提高了0.3。407B的满分为105分,407C只有96分。
其实,火亮上月在国际跳水系列赛谢菲尔德、墨西哥两站十米台比赛中,也都成功地跳了407B,并两度夺金。这次全国冠军赛可能是求稳,他并没有跳该动作。
衡量一名跳水队员的动作难度,不仅仅是看某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看其整体难度。北京奥运会男子十米台冠军马修一套动作的难度系数之和为19.9。而这次全国冠军赛该项目决赛的八名选手,六人总的难度系数不低于20.5;最低的20.1,最高的吴军为20.8。
可能是因为国际上男子项目竞争更激烈的原因,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内男子选手竞相采用高难度动作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一点在本次全国冠军赛男子三米板比赛中也有所体现。
来自广东的何种被称为“难度王”,他在北京奥运会夺得男子三米板冠军时,整套动作的难度系数为20.2。因为伤病,何冲未来西安参赛,但海军选手李世鑫比赛中却亮出了令人匪夷所思、难度系数达到21的一套动作,并获得三米板亚军。
李世鑫的整套动作中有两大亮点,一是难度系数3.7的407B(向内翻腾三周半屈体),一是难度系数3.9的109B(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109B,目前世界上他还是独一份,这次冠军赛也是首次公开采用,李世鑫得了87.75分。
中国跳水选手曾被称为“走在世界跳水难度表前面”。在新的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中国男子跳水开始的新一轮难度探索,必将对世界跳水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所推动。(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