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进行的跳水世界杯赛刚刚落幕,“跳水皇后”郭晶晶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被指在接受采访时耍大牌、敷衍了事。有媒体报道说,郭晶晶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旁若无人地玩弄饰品,在回答提问时用“胖子”这样的字眼来代指外国运动员。新华社24日的一篇报道这样评价:中国跳水队除了个别男队员表现尚可外,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还是年方二八的小丫,都对赛事志愿者和媒体工作者“视而不见”,甚至是“旁若无人”。据赛事新闻志愿者透露,当他们提示请某位中国明星运动员配合采访、赛后走媒体混合区后,这位“大腕”(郭晶晶——— 编者注)竟然迸出了一句:“耽误了运动员班车,你开车送我回宾馆啊!”
专业运动员郭晶晶如此全面的“不专业表现”令人拍案惊奇。套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什么素质?”
在世界体坛,中国跳水队享有“梦之队”的美誉,摘金夺银如探囊取物。然而,郭晶晶以及另一些中国跳水队员面对媒体的表现,却和她们在赛场上的风范形成极大的反差,就像是被宠坏的孩子。那么,究竟是谁宠坏了她们呢?
这大约与中国体育“金牌至上”的大环境不无关联。尽管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在内的管理部门近年来努力扭转“唯金牌论”的价值取向,但是在中国体育的现实环境下,成绩好、金牌多仍然足以让一些运动员牛气冲天。像中国跳水队这样的“金牌大户”,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管理官员,媒体都得罪不起。郭晶晶再怎么耍大牌,圈内的记者也不敢轻易批评。否则的话,以后采访起来只会更加困难。
其次,中国运动员面对媒体时的表现跟项目管理者的风格也有很大关系。比如,以“铁腕”著称的周继红一下“封口令”,跳水队的队员自然噤若寒蝉。为了帮助中国运动员更好地面对媒体,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最近对包括跳水队在内的不少运动队进行过专门培训,在模拟训练中表现最活跃、最专业的队伍是中国举重队。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与中国究竟能获得多少金牌相比,中国运动员向世界展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也许更为重要,也更能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否则,丢脸的绝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
俗话说,各人洗脸各人光。归根到底,媒体是运动员的一面镜子。运动员的素质究竟如何,在这面镜子中一“照”了然。运动员善待媒体、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受益的是自己;运动员敷衍媒体、耍大牌,说话不得体,受伤害的也还是自己。
在当代中国运动员中,刘翔和姚明名声最大,在应对媒体和树立公众形象方面的表现也同样出色。他们能够在事业和商业方面取得成功,与此绝对是密不可分的。期望郭晶晶们多学学刘翔和姚明,大牌并不是耍出来的。奥运夺金只是几天、几年的事,而说话和做人是一辈子的事。
(新华社记者 王镜宇 胡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