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运动“试水”职业化(体坛观澜)
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折射出了小众运动也在职业化道路上寻求生存空间 手球运动是我国小众运动项目的代表,成绩不佳、缺少市场,不久前,却开始向职业化的方向试水——首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正式揭幕,比赛向观众免费开放。目前,与手球境遇类似的球类项目不少,棒垒球、曲棍球、水球等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生存。
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折射出了小众运动也在职业化道路上寻求生存空间
手球运动是我国小众运动项目的代表,成绩不佳、缺少市场,不久前,却开始向职业化的方向试水——首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正式揭幕,比赛向观众免费开放。尽管名为“超级”,手球联赛的起步还是立足站稳脚跟,无论从参赛队伍数量还是赛制,都符合项目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手球都处于弱势项目的位置,甚至连一年举办两次全国性比赛都捉襟见肘。国内比赛机会寥寥,赴国外参赛的费用更是无力承担。在联赛短暂存在了两年时间之后,全运会比赛几乎成为推动手球运动发展唯一的杠杆。
选材上,由于手球与足球、篮球、排球等率先进行职业化改革的球类项目存在竞争,并且比赛少、待遇差,想要扩充实力,存在先天劣势。加之项目缺少群众基础,公众缺乏对项目的认可和喜爱,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也就无从谈起。几支地方队,就支撑起一支国家队,担负起在国际赛场冲击奖牌的任务。
目前,与手球境遇类似的球类项目不少,棒垒球、曲棍球、水球等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生存。
伴随着国家体育总局推动各大体育协会进行实体化改革,尤其是去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发布后,此前职业化、市场化存在先天不足的体育项目都渴望借助政策东风顺势起航。此次手球联赛的职业化探索,吸取了一些小众项目改革的经验教训,并没有急于走向职业化的深水区,而是先在国家队和地方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参加首届手球超级联赛的4支球队中,抽调几支地方队优秀球员组成的华体国家男子手球队可以视为国家队俱乐部,而各补充了两名匈牙利外援的北京队、江苏队和广东队,也有实力与华体队一争高下。这样既确保了联赛的精彩程度,也可以让国家队得到实战锻炼。毕竟,国家队成绩有突破,项目影响力和生存状况才会有明显改善。
在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足球联赛和篮球联赛扮演了先驱的角色,它们开启了中国大众运动的职业化探索之路;如今,中国男子手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则折射出了中国小众运动也在职业化道路上寻求生存空间。这或许是中国体育职业联赛改革走向百花齐放的标志,前路崎岖,才更显出手球联赛探索的意义。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9日 15 版)

责任编辑:system
本文相关新闻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