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 需要搭好一座桥(体坛观澜)
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孩子在文化学习中也有所收获,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校园内,一座共济桥将二少体和鄞江中学相连。实践中,不少体校教练认为,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孩子在文化学习中也有所收获,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孩子在文化学习中也有所收获,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校园内,一座共济桥将二少体和鄞江中学相连。基层体校与传统学校融合发展正在浙江展开新的探索。
当前,招生困难和学生上升通道不顺畅,是基层体校普遍面对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往体校没有平衡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只注重体育技能,忽视了文化教育,而真正能走向赛场“塔尖”的人才只是少数。青少年时期艰苦的训练之后能否有更多出路,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宁波二少体坚持教育和体育“两条腿走路”的办学理念,把文化课教学任务交给了鄞江中学,以保证体校生的学习与训练齐头并进。这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去年该校除向省队输送运动员外,有85%的学生通过参加体育单招、单考进入大学,出路有了保障。
将文化课教学“托付”给鄞江中学后,体校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体育专项训练中,着力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率,每天的训练时间控制在课后两到三小时,既确保了充足的文化学习时间,也打消了家长担心孩子训练过于辛苦的顾虑。另一方面,依托二少体的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鄞江中学的体育氛围也日渐浓厚,多项体育体验课广受学生欢迎,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不同于宁波二少体将体育生单独编班进学校的做法,衢州市柯城区政府为当地白云学校增挂了“柯城区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的牌子,将体校生和普通学生混编在相同班级,一样的师资,一样的教学条件,成为解决读训矛盾的一种有益尝试。
实践中,不少体校教练认为,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孩子在文化学习中也有所收获,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今,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体育规律、尊重成才规律的基础上,根植普通学校,兼顾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新型体校”越来越多。这是筑牢竞技体育金字“塔基”的创新之举,更是尊重每一个孩子未来成长的务实之举。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7日 13 版)

责任编辑:system
本文相关新闻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