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热点聚焦

新华社:欧美诸强举重弱 外国人练习只为健身

2013年10月28日 18:40作者:来源:新华网

在本届世锦赛男女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一共135枚奖牌的争夺中,这些国家以及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竟然寸牌不得。:“举重是健身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我们国家健身房里很多人都会练举重,但不可能靠此谋生。

或许在多数人印象中,美国跟举重并不太沾边,美国上一次获得举重世界冠军还要追溯至43年前。但是你是否知道,在美国练习举重的人数上千万,包括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前国务卿赖斯在内的众多女性,更是将举重奉为最时尚的健身运动。美国举重比赛种类繁多,还有大量关于举重的信息性网站,举重的年龄从6岁到75岁不等。

本届伦敦奥运会,美国举重队只有三人获得参赛资格。分别是女子项目的霍利-曼戈尔德、萨拉-罗伯斯和男子项目的肯德里克-法里斯。照理,美国人对于运动如此狂热,看看那些打橄榄球的家伙就知道,美国绝对不会缺少大力士。那为什么举重人选这么少?图为美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曼戈尔德。

上一位获得举重世界冠军的美国人,是1969年举重世锦赛超重量级冠军乔伊-杜博,杜博也是美国最后一个举重世界冠军。这之后美国举重队在世界大赛上销声匿迹,在奥运会上更是几乎被忽略,毕竟美国代表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霸占着金牌榜和奖牌榜的榜首,举重代表团在美国代表团里十分不起眼。图为女子举重队员曼戈尔德(图下方手拿相机拍照者)随美国代表团步入开幕式现场。

事实上美国并非是举重运动的沙漠,反而是这项运动的热土。在上世纪前半段,美国的竞技举重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他们是最早将举重列为正式项目的国家之一,当时与埃及、伊朗以及后来的苏联,都是竞技举重的强国。第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美国获得了重量级和轻量级两个项目的冠军,次年,于美国费城举行第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美国运动员获得6个级别的冠军。

举重是美国非常流行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女子举重。美国是女子举重开展最早的几个国家之一,全美女子举重练习者多达数千万人,许多妇女都积极投身到这一项目之中。专门对女子举重爱好者开设的俱乐部也开始遍布全国城乡,其教练中有不少来自女子举重运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图为美国某举重俱乐部。

自从2000年,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以来,美国女子选手的最好成绩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一块铜牌。但中美两国在举重金牌数量上的差距,恰恰与两国举重运动的普及程度相反——美国举重比赛繁多,有青少年组、成年组、公开组、老年组的比赛,去年美国举重协会甚至在考虑单独为老人和残疾人设立举重比赛。

“美国每个州每个月都有各种各样的举重比赛,可以这么说,从举重这个项目来讲,中国重视的是奥运会,美国重视的是全民健身。”代表中国参加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现在在美国从事举重相关教学的马建平表示。图为马建平在爱荷华州的一个举重研讨班示范。

在美国有很多举重比赛,仅在国家举重协会注册的会员就有几万人。可以说,美国人虽然没有近代的奥运举重金牌,但却有雄厚的举重文化。除了这些,美国还有大量关于举重的信息性网站,举重人群的年龄也从6岁小姑娘到75岁老爷爷。可以说这是一项真正的亲民运动,并不像很多国人对奥运竞技举重想象的那样残酷和没有人性。

正是美国非常好的举重群众基础,支撑了力量举重在美国的蓬勃发展。但人们不禁要问,既然美国有如此出色的举重基础和先天优势,为何在奥运会、世锦赛的举重赛场上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他们为什么不发展竞技举重呢?

马建平用他在美国多年的经历这样解释这个现象:“从2003年到2008年,我一直在美国国家队当教练。一开始,美国奥委会还会为国家队提供一点经费,但金融危机后,奥委会给举重队的经费又被压缩了,比如,原先还有一辆公务车让国家队教练用,后来也取消了,而实际上,在美国汽车和汽油都不算很贵。” 

美国举重就像是越南的足球一样,是业余班子,很多队员就是在自己家的车库或者地下室练习举重,买一套杠铃就差不多了。条件好一点的,买卡去俱乐部的健身房训练,不过都没有专业的教练负责,通常健身教练不懂举重技术,只是帮队员练练身体素质。图为爱荷华州一所大学的学生, 在马建平的举重研讨班练习举重。

美国有个民间体育项目“休斯敦举重队”,就是由美国著名举重教练蒂姆-索兹于16年前在自家车库内创办。这个项目致力于在青少年间普及并推广举重运动。图为蒂姆-索兹教练与自己的队员们。

16年来,共有约700名青少年在其车库内接受了举重训练,从中走出了数十位青少年组的全美或世界冠军。

美国举重教练马建平表示,他和自己的队员根本都不熟悉,只是在参加比赛前机场集合的时候才会正式见面,见了面才第一次打招呼。这与中国的训练方式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教练比爹妈都熟悉队员。

在美国,没有所谓的集训,马建平做教练要做的就是在集合参加比赛之后的很短时间里,调教手下的队员。前前后后也就是10天左右的时间,因此你很难说他会教运动员什么。图为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名男子体验模拟举重项目。

“但美国人认可这种方式,他们反而不愿意教练什么都管,他们从小就有独立自主的意识,”马建平表示,“而且,美国国家队的队员也不是职业的,他们要上班、上学,必须请假才能去参加比赛。”

马建平认为湖南选手王明娟获得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冠军是“理所当然”。“中国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但是美国人参加举重比赛是要自己交钱。区域性的比赛,自己交30美元,奥运会这种国家间的比赛,要交50美元。”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与过去的美国总统有很大不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与历届美国第一夫人风格迥异。她常穿着无袖套装,露出一双健美的臂膀,发达的肱二头肌在刚入主白宫时就造成了一阵轰动。 而谈到这一切的秘诀时,米歇尔归功于哑铃举重练习。图为第一夫人米歇尔。

无独有偶,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也是一个举重爱好者。她在参加美国著名主持人芭芭拉-哈里森的健康节目时,亮出了自己的举重绝活,让一旁的哈里森叹为观止。而赖斯也表示,举重练习让她保持健美的身材和曲线,这也能够让她在经常出席宴席场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完美身材。图为美国前国务卿赖斯。

人们很难想象,举重练习在美国人生活中,尤其是女性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举重被认为是最时尚的健身运动之一,该运动不仅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让女孩子变得过于强壮,抑制身高发育,反而对于女孩子的体型塑造有着很大帮助。

科学证明,女子举重对身体的好处远远不限于使肌肉得到锻炼。尤其对中年以上的妇女来说,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的举重运动可能是减缓身体中骨质流失的最有效途径,效果比慢跑、跳绳更好。举重能带给女子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得身躯更加健美,一项试验显示,凡能坚持长期参加举重训练的女性不会随年龄的增加而身体长出多余的脂肪。也许她们身体上肌肉的重量有所增加,但总体重却不会增加。

此外,举重也不会使女性如传说中的那样‘压低’身高或让身材变得粗壮,恰恰相反,女子举重爱好者大多在年过半百以后,都仍显得身躯挺拔、线条清楚。更有实践科学证明,举重可以矫正躯体上下肢肌肉的左右不平衡,使得走路姿态更优雅,行动更敏捷。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女子举重运动发展如此蓬勃。尽管美国不是奥运会举重场上的王者,但或许这种生活中的举重才更加符合运动的真谛。图为《举重2:女性》的首映式上,贝弗利-弗朗西斯表演把两个人举起,她被称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壮的女性。

北京时间8月8日是我国第4个全民健身日,人们谈到全民健身,多会想到游泳、羽毛球、慢跑这些项目,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举重”和“全民健身”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美国,举重恰恰就是全民健身的最好体现之一。

采访举重世界锦标赛,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英国、德国乃至西班牙等欧美体育强国的举重许多年来一直集体低迷?

/25

【伦敦眼】第36期:无敌国乒包揽的背后

美国最近一次夺得奥运会男子举重金牌是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美国女子选手曾经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金,以后就与奥运奖牌无缘。英国只有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夺得过举重金牌,以后也是彻底绝缘。德国人最后一次拿到奥运奖牌是在1988年,由民主德国选手夺得。西班牙这个公认的体育强国甚至从来没夺得过奥运举重奖牌。

在本届世锦赛男女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一共135枚奖牌的争夺中,这些国家以及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竟然寸牌不得。

难道他们不喜欢金牌、尤其是奥运金牌?对此问题,前美国举重队主教练吉尔告诉记者,举重在美国是个非常普遍的健身手段,但没人能靠此谋生,因为决定美国体育走向的是市场,而决定市场的又是大众兴趣,而非奥运金牌。

他说:“举重是健身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我们国家健身房里很多人都会练举重,但不可能靠此谋生。大家练习举重是为了去从事篮球、橄榄球等赚钱多的体育项目。”在世锦赛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美国举重俱乐部老板说:“在美国,全国举重冠军每月最多挣1700美元,亚军每月也就拿700美元。从训练到比赛,国家又不给任何资金补贴,全靠自己这点钱怎么能养活一个职业选手?”

在职业体育发达的欧美国家,举重比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单调,缺乏观赏性,因此处于绝对业余状态。法国国家队选手贝尔纳丹就是一位业余选手。他对记者说:“我本来想去踢足球的,但我们那里踢球的人太多了,我根本没有机会入选职业队。于是我就来练举重,只用了3个月,我就成了全国冠军。我现在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主修经济学。课余觉得身体不累,就去俱乐部练练举重,从器械到食品都没有保障。为了备战奥运会和世锦赛,我们也会集训一段时间。但我们的教练水平较差,训练方法不对,把我们练得全身是伤,来到赛场也发挥不出水平来。我很羡慕中国举重选手,他们训练和生活都有保障,一旦拿到奥运金牌,奖金很高。他们因此动力更足。不像我们,必须要去考虑将来该如何赚钱谋生。”

两年前在巴黎世锦赛赛场上,记者曾经碰到一位名叫史密斯的英国选手。她当时惊叹“中国选手强大得让她人绝望”,表示自己不能再练举重了,因为没有任何前途,会影响生计。这次她果然没有来弗罗茨瓦夫。

/18

体坛那些极品老妈与极致母爱

前来世锦赛观摩的英国某健身俱乐部举重教练诺斯告诉记者,史密斯是英国举重冠军,但每年收入只有一万英镑,现在改练别的体育项目去了。他说:“我们还有一位非常有举重天赋的选手,名叫佐克扎德,在网上能查到他的名字的,17岁就抓举177公斤,挺举215公斤,很有前途。但他今年去美国大学打橄榄球去了,年薪75万美元。”

作为一名健身教练,诺斯告诉记者,英国地方政府把大量体育资金投放到了基层,很多社区健身俱乐部能得到政府补贴,因此会费很低,多数人都可以去健身。他打开电脑让记者看他们俱乐部的照片,指着其中一个举着杠铃的小孩子说:“这是我儿子,才两岁,现在就开始练习举重了。我们举重是用来健身的,但拿不到金牌。”

由于连续几次来波兰采访体育赛事,记者对这个国家的体育也有了一些了解。得益政府大力发展全民体育,这个国家国民普遍比较健康。比如,根据当地规定,小学生每天必须要在室外活动至少一个小时;必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从小掌握至少两门体育技能。另外,地方政府对一些健身中心实行给钱给地等扶持政策,方便大家健身。举重训练当然也是当地流行的健身手段。

/25

中国军团38枚金牌汇总

写到这里,记者不禁想:若举重既能服务于大众健身,又能在奥运会、世锦赛赛场夺得金牌,将是两全其美。可惜世事往往难以两全,鱼和熊掌不能得兼。

原文链接:http://sports.163.com/13/1028/18/9C9UDJOS00051CAQ.html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  欣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