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体育 > 球类竞技

女排联赛成“乡村爱情” 万人场馆观众不足50人

2011-02-21 15:36:00    作者:孟凡强   来源:天津网-球迷  

  嘉善、灌云、隆昌、南县,单说地名,可能很难有人可以一一说出他们所属的省份,更不用说准确地在地图上指出来。但正是这些地方,承办着国内水平最高的排球赛事———全国女排A组联赛。

  上述4个地名也许确实过于少见,而莱芜、漯河、株洲、辽阳这些地方大多数人应该耳熟能详,不过即便这些地方,也没有一个设有机场,而且距离各自的省会城市都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本赛季女排联赛,除了天津上海恒大三队外,其他球队的主场安排就是这种“从城市向农村挺进”的现状。

  女排联赛主场越来越偏远的状况从1996年联赛开始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从1999年开始,中国排球联赛的主场开始趋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从大城市向小城市甚至小乡镇迁徙的趋势。有人认为这是“农村包围城市”,也有人认为这是正在市场化的中国排球未能攻占大城市,为求生存被迫退守“农村”。

  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国人的女排热潮再度高涨,各地方队的主场回迁大城市也随之成为一股新浪潮,席卷了整个排球市场,北京女排的主场从遥远的贵阳回到了北京;四川女排的主场,从四川小县射洪改到全国排球群众基础最扎实的著名球乡广东台山……那个赛季12支参赛球队中至少有6支,把主场放在了大城市。

  但是直到现在,大部分联赛主场还未能完成“包围城市”这一“历史使命”,在很多“农村”留下印迹的排球联赛,在市场化进程上被足球和篮球越甩越远,集中在大城市的体育产业对排球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因此更多的队伍将主场留在“农村”,其目的无外乎依附于小城市观众单调的业余生活。但是成绩此时又成了一道门槛,全国排名低的队伍主场,观众的人数一直在减少,有的主场门票即使免费也坐不满,恶性循环进一步打击了赞助商对排球的兴趣。

  尽管是近几年成绩最好的女排队伍,但天津女排每赛季的常规赛球市仍门口罗雀,除了与八一、上海、恒大这些强队比赛外,人民体育馆的上座率勉强维持在三到四成。记得上上个赛季天津主场与北京队的比赛,球票居然在黄牛手中卖到了5块钱4张的超低价。

  不过即便价格再低,好歹也是有价的,相比之下,很多球队主场根本就是全赛季免票。上一轮天津队做客株洲对阵八一,记者在开赛前20分钟进入场馆,第一感觉是来错了地方,场馆里鸦雀无声,就像图书馆一样安静。进入场地后,能容纳近万人的看台只坐了不到50个观众。而且这些观众绝大多数还是冲着天津队内多名国手的号召力来的,赛后,观众们纷纷冲进场内,跟天津队国手合影留念。八一队主场就是免票进场的,试想,如果没有天津女排的号召力,株洲赛区平时的上座率会是怎样一番惨状。

  水平低因此没人看,没人看因此没赞助,没赞助挣不到钱导致更没人愿意练排球,从而水平更上不去。相比各队主场设置环节的“乡村爱情”,女排联赛如今已经进入的这样一个死循环其实才更为致命。希望排管中心的领导们能够尽快放弃金牌战略,让各队摆脱专业体制进入职业化,否则主场迁徙的“乡村风”仅仅是联赛走向进一步落寞的一个前奏而已。□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孟凡强

  (本报灌云专电)

杨凯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