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朋友赌球,问了我有关晚上女足比赛的看法,我直截了当地表示:女足会输。
猜到了凄惨的结局,猜不到凄迷的过程。女足惨败,到底症结何在?
酸楚地说,我目睹了一场几乎没有任何生还希望的比赛。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但在身体上、技术上、体能上,而且还体现在某些足球灵魂的细节上。比如节奏上的遥不可及,无论是个人处理球的速率,还是球队整体传接球的速率,中国女足和巴西女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甚至有点中巴男足对抗未战先败的无奈。
我是个传统的中国足球“粉丝”,却从未对本届女足的前景有过飘渺的怀想。原因在于,这支女足并没有给我恰如其分的底气,以此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寄望。首场惊险战胜丹麦,赢在老天的垂青,技战术上的表现毫无惊艳之处。
运气远走,真相毕露。中国女足在巴西女足标志性的细腻传导前徒呼奈何,如果说第一场比赛还有零碎的后场冲吊闪现,今天的比赛,除了后场破坏性质不知所向的解围式传球,中国女足的进攻几乎陷入瘫痪。哪怕是大比分落后应该杀红眼的时候,中国女足也成了气力耗尽的绵羊,撕心裂肺,却早已喊哑了喉咙。
我承认,姑娘们错失了两个门柱,但谁知道,巴西人会不会被过早的丢球激怒。足球不是假设命题,永远没有后悔的烂漫。注定的现实是,中国女足的两把锋线尖刀,在巴西女足主帅“幌子”一般编织的后卫贴身逼抢下失去了突兀的锋芒。韩端是“黑美人”?倒是有点“睡美人”的惺忪。马晓旭是“女鲁尼”?或者只是形象上的相似。
这样的失败来得有点突然,很多只对老玫瑰心存印象的中国球迷当然接受不了。一场反思狂潮不可避免,但在大面积打击前,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0:4的溃败,到底是羞愧难当?还是耻辱难堪?
前者的意思,担当责任的人应该更多泛指女足球员或球队以外的因素。后者的意思,担当责任的人就顺其自然变成了女足球员或多曼斯基本身。好像一个哲学问题,是外因惹得祸,还是内因惹得祸。
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应该感到羞愧难当,为自己的乐观主义,也为自己的政治足球。
有些草根或专家都曾未卜先知,莫名其妙地认为,女足能在世界杯走得很远,四强或决赛就似轻而易举挂在嘴边的肥肉,唾手可得。也许,他们一直住在老玫瑰搭建的“回忆城”里,也许,他们根本是在随波逐流契合大众的心理需求。更大的也许,世界杯在中国举办,天时地利人和,加之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全名动员的现场氛围,再加之一些喜闻乐见的“小动作”、“小猫腻”,女足重塑辉煌,人之常情,不成功就是不符合逻辑。
但舞台有了,还得靠你自己去舞动奇迹。新女足早已不是老女足,什么都有点,什么都没有,搞到最后,和男足一样,成了四不像的怪胎。实力不够,任何其他的努力都是徒劳,五万多名球迷在大失颜面的状况下,还坚持不懈地低吟着国歌,那是对过去的缅怀,一旦同样的失败多来几次,麻木的神经会让最后的理智变色,中国女足就将遭遇和中国男足一样的香蕉皮和西瓜皮。
失败来得及时,使中国女足认清了自己算是哪根葱,也使更多找不到方向纯粹YY乐观的人清醒。
现实不是历史,更不能简单复制历史。可怜的中国女足,信不信由你,巴西甚至只需要派出一个玛塔就能将我们轻松搞定。没有任何环节有战胜对手的空间,四个球的差距不是耻辱,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冠军球队?什么是女足潮流?
女足球员很勤劳了,可惜技不如人。有谁想追溯历史?“猪协”近年来对女足的关注和投入有什么改变?一切以世界杯政绩为主,临时请来“女菩萨”多曼斯基,就算救世主,也会嫌时间太短,仓促上阵,必然手忙脚乱。况且女足的人才就这么些,走马观花,破烂不堪的国内联赛也没有值得留恋的人和事,长此以往,早已习惯,习惯了落寞,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和世界女足渐行渐远的味道。
不要活在历史的烟花中,也不要被暂时的高潮吞没。中国女足根本谈不上推倒重来,其实所谓的“耻辱”都是正常的连锁效应。
没有耻辱,只有羞愧,女足球员抬不起脸,其他一意孤行盲目乐观的人,是不是也应该自省?而那些躲在背后颐指气使的人,现出原形,天诛地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