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韶关:一幅好山水

2017年09月21日 07:33作者:来源:环球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过韶关,南下广州;90年代以后,我年年过韶关,北归长沙。韶关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书特书的地方很多——   梅关古道,留下过越人南迁的足迹,更留下了《梅岭三章》旌旗十万;

(原标题:韶关:一幅好山水)

曾鸣

如果说,长江是中国的中字中那将偌大一个中国划为南北的遒劲一笔,那么韶关,则是“岭南人”心目中一座镇守南北的雄关。韶关地处五岭和大瑶山之要冲。走南闯北,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

韶关之关,名不虚传。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过韶关,南下广州;90年代以后,我年年过韶关,北归长沙。大瑶山,雄关漫道,那钻不完的隧道,穿越时空。有时候路上车多,归心似箭之际,我一望那山与山之间的如画风物,就会生发出“不辞长做韶关人”的慨叹。

韶关古称韶州,因丹霞韶石而获名,此姓,千年未改;韶石因韶乐而铭刻礼仪之邦,当今,正待光大弘扬。

韶关,是个知冷知热的地方,大瑶山一道画屏,让人间冷暖于此交汇与调和,以韶关而分南北,在气象上,似乎也顺理成章。

走进韶关腹地,山水草木,人文风情,于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日,农家餐馆后,我指着园子里的作物,问一位同从广州来的北方籍青年,这叫啥?他一脸茫然,觉得一种长在地里的南方的菜蔬,没烹炒、没尝尝,咋有可能叫得上名字来呢?

是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只知盘中餐,不解乡土情。我走过很多地方,走到哪吃到哪,只知好吃,不知这好吃的背后,凝结着当地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况味。但是,粤北湘南,山水相连,这里的一些味道,常常使我想起外婆。尤其是那些山货和腊味,酸辣咸香,旺火熘炒,溅着油星子就端上桌来,宛如故乡的盛情。一方水土,养一方胃,我的胃,一直未能逾越韶关的这道雄关。韶关是“广府人”的发祥地,又是客家人和过山瑶居住地,这就使得韶关好吃的东西不但多,而且菜系丰富,口味共享。

在乳源,我走访过至今仍隐居于高山之巅的瑶族老歌王家,他们身处“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却有着当今社会的生活观念;他们不惧生活的艰辛与琐屑,独守一隅,离天近、离地远,因而,看得见一些我们身处尘世中人难以察觉的快乐与变迁。我也走访过县城老赵家,这是一个地道的瑶族家庭,但老赵的女婿却是湖南人。

韶关水路畅达,陆路与湖南、江西接壤。当今,国道京珠高速和高铁贯穿始终,是粤港澳进入内地的“黄金通道”。而韶关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居广东地级市首位,这里,虽然还有许多“没有”,但这里的“有”,恰恰是许多地方没有的发展后劲与底气。

广东是一个山海呼应的省份。海,风景独好;山,各地都有。但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山,非丹霞莫属。丹霞山,那是一片红岩的海。那不仅是一张韶关的旅游名片,也不仅是一张广东的旅游名片,而是世界自然遗产中,一张“中国丹霞”之独特名片。

丹霞山集合了大小赤峰画壁,计680多处,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而若要全方位领略此山的雄俊与灵秀,则非游锦江不可。水上丹霞,妙不可言。那日,上得岸来,我向景区管委会领导建言,以后做宣传推广时,应当这么说,请到丹霞山来游水。山是封面,水是封底,登山而赏水,游水而观山,这是打开丹霞山这本大书的正确方式。

一江好水,从何而来?据查,锦江源出自江西崇义仙人岭,至此蜿蜒百里。船行江上,既有三峡之雄壮,又有漓江之秀丽。1986年,赵朴初徜徉于此,叹道“临别游江再看山,万古丹霞冠岭南”。

“马坝人”故里,三江六岸。追溯韶关建制,可从西汉设曲江县始。韶关人自古智勇双全,唐朝出过大诗人张九龄;北伐时期,孙中山两次在此誓师;抗战时期,广东抗战大本营——中共广东省委驻扎此地。韶关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书特书的地方很多——

梅关古道,留下过越人南迁的足迹,更留下了《梅岭三章》旌旗十万;

珠矶古巷,通江达海,海纳百川,是为世界“广府人”的心灵家园;

石塘的月姐歌,独一无二,千年流传,年过花甲,唱得人心软;

东湖坪的曾氏祠堂、永成保障围楼,雕梁画栋,壁垒森严;

而乳源大峡谷,冠绝南方,那是地理裂变时留下的一道美丽的伤;

至于南华、云门二寺,六祖真身,文偃衣钵,无不引人神魂向上。

韶关这篇庞大的山水文章,过去的,已经写在纸上;未来的,有的在打腹稿,有的已经浮出水面。我写这样一篇小文,以表达一个“资深过路人”对岭南名郡韶关的留连与祝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