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五天干三架!NBA梦回90年代,可这不是我要的血性。

2017年03月22日 17:23作者:来源:环球网

在这场比赛的第三节还剩3分58秒时,伊巴卡和洛佩兹在篮下争抢篮板时发生身体冲突,随后两人在推搡中矛盾升级。而当时的尼克斯主帅范甘迪为了平息冲突,坐到地上死死地抱住莫宁的腿,最终还被踢伤了头部。

北京时间3月22日,猛龙主场122-120加时险胜公牛。跟比赛本身比起来,伊巴卡和洛佩兹在比赛中的冲突更惹人关注。而这已经是NBA最近5天的第3场冲突。

在这场比赛的第三节还剩3分58秒时,伊巴卡和洛佩兹在篮下争抢篮板时发生身体冲突,随后两人在推搡中矛盾升级。虽然裁判和队友已经在尽力将两人拉开,但他们还是挥拳相向。最终两人各吃到两次技术犯规,双双被罚出场。

就在昨天,雷霆主场迎战勇士的比赛中,比赛到了第二节最后5秒时,双方在死球状态下爆发冲突。雷霆小将萨马基-克里斯顿与斯蒂芬-库里相互推搡,而后引起两队场上全部十人的参与。最终主要涉事的克里斯顿、库里、威少和格林各自吃到一次技术犯规。

再往前,是3月18日湖人主场迎战雄鹿的比赛。第三节还剩36秒时,尼克-扬快攻被雄鹿新秀马尔科姆-布罗格登犯规。由于对后者的犯规动作感到不满,尼克-杨推了他一把。随后,雄鹿内线门罗又推了尼克-扬一把,随即双方陷入混战。双方冷静下来之后,尼克-扬因为吃到第二次技术犯规被罚出场外。拉塞尔和门罗因为激化矛盾也被罚出。

5天内干了3次架,NBA回到90年代了吗?事实上,这样的打架频率在如今的NBA确实反常,但还远没有达到跟90年代相比的地步。

90年代的NBA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三个人物的案例加以阐释。首先是迈克尔-没错哪里都有我-乔丹。上赛季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为了限制无解的乔丹,底特律的“坏孩子军团”制定了“乔丹法则”。在防守他时无所不用其极。当时的乔丹还没有练就神准的投篮,而对速度的依赖让他在力量和体重方面并不拔尖。于是乔丹经常在突破时被活塞野蛮的防守抱摔。当然,最终这种不光彩的手段还是没能遏制住乔丹。1990年,公牛在抢七中败于活塞,后者实现了两连冠。而第二年,乔丹就率队在东部决赛横扫活塞,开启了第一个三连冠。

其次是乔丹在第二个三连冠时的队友罗德曼。在当时的公牛队,罗德曼是球队头号篮板手、防守尖兵以及打架先锋。1997年东部决赛,公牛大战热火。罗德曼在内线的缠斗中没少让莫宁吃亏。在第四战,乔丹抢到前场篮板补篮,而本该冲抢篮板的罗德曼和莫宁突然抱在一起飞了出去。两人一起倒在篮架下的摄影席位上,抱在一起厮打。时任热火主帅的帕特-莱利在一旁拉架,口中不停地呼喊“快离开这里!”

罗德曼够猛了吧?但其实上个故事里另一个主人公比他更猛。1998年东部季后赛首轮,尼克斯对阵热火。在第四战的最后10秒,尼克斯领先5分。原本比赛已经盖棺定论,但莫宁却在卡位中与尼克斯的拉里-约翰逊大打出手。双方互相击拳,险些引发大规模的肢体冲突。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逊在黄蜂时跟莫宁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而当时的尼克斯主帅范甘迪为了平息冲突,坐到地上死死地抱住莫宁的腿,最终还被踢伤了头部。

从场面上就可以看出,虽然最近NBA打架的频率较高,但跟90年代的强度还是没法比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是NBA球员越来越不热血了吗?当然不是。球员们在场上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综合因素决定的,打架也不例外。球员们在冲突时越来越谨小慎微,跟联盟的规则修订、球员自身的利益和球队管理都是分不开的。

从NBA规则演进的角度看,球场上冲突越来越少是必然趋势。比如三分线的增设让进攻空间更大了,球员们发生身体摩擦的几率也就随之下降。而21世纪在这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no handcheck。

上世纪,NBA允许handcheck,即所谓的手摸人防守。这让外线球员的对抗在外围就开始产生。在这样的规则下,NBA产生过西德尼-蒙克利夫、阿尔文-罗伯特森、迈克尔-库珀。迈克尔-乔丹和加里-佩顿五位后卫最佳防守球员。而2005—06赛季,NBA引用了no handcheck的规则,罚球线以上的空间将不能用身体顶防。这使球员更容易突破,也使NBA的对抗性大大降低,冲突自然也随之减少。

此外,防守三秒、合理冲撞区等规则的改变也大大削弱了内线球员在防守端的作用。大个子之间的肉搏和对抗随之越来越稀缺。而2006—2007赛季开始实行的“零容忍”原则,更是将很多冲突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说规则是从外限制,那球员自身利益就让他们从内自觉地加以约束。NBA对技术犯规的罚款越来越高,让很多非顶薪球员望而却步。截至今年1月,考辛斯的生涯罚款总额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这顶得上火箭内线哈雷尔一年的工资了。

而除了罚款,球员身上的商业代言越来越多,牵扯到的利益链条也就越来越复杂。在球场上保持健康正面的形象,成了很多赞助商对旗下球员的要求。

上述两个因素之外,球队管理也是重要的“灭火器”。明星球员在场上打架,除了经济损失,更有可能毁了球队的前景。比如2004—2005赛季本来是雷吉-米勒职业生涯最有希望夺冠的赛季,但一个“奥本山宫事件”毁了步行者整个赛季。而前面提到的莫宁在1998年的打架,让他在第5场被禁赛,热火也被尼克斯逆转出局。在冲突后,莱利对这位爱将发狠地说:“你毁了我们整个赛季的努力。”而从那之后,莫宁才开始逐渐收敛自己的脾气。

规则限制、自身利益和球队管理,让如今NBA的打架事件越来越少。对于喜欢看热闹的球迷而言,这不是一件好事。但从篮球运动的发展角度看,球员们的冷静产出了更多更精致的比赛产品。至于激烈程度和文明程度该如何平衡,则是一个更久远的命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热血,绝不等于敢打架。所以“打架越来越少是因为球员越来越不热血”本身就存在逻辑缺陷。跟一时冲动被罚下导致球队的努力付诸东流比起来,用比赛本身去复仇更加符合热血的真谛。比如库里在那场冲突之后抬手就是一记压哨三分,这样的回应,其实比任何击打都更打击对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