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 > 国内篮球

粤媒:广州自由人四年夹缝生存 前路漫漫叹蹉跎

2012-09-14 14:58:00    作者:   来源:《信息时报》  

关键词: 自由人 主场 CBA球队 俱乐部高层 联赛亚军
[提要] 曾经的广州本土第一支篮球俱乐部球队广州自由人,在一片惋惜声中,悄然退出了观众的视线。于梁表示,投资人花在自由人身上的钱平均每年都超过了千万元,但可以肯定的是,球市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球队都是在亏损着玩篮球。

  曾经的广州本土第一支篮球俱乐部球队广州自由人,在一片惋惜声中,悄然退出了观众的视线。虽然自由人并没有取消在篮协的注册资格,但这种“留壳”的方式,其实已经基本等同于不“玩”了。

  算上刚刚解散的广州自由人,NBL联赛近4年来,已经有5支球队退出,另外4支球队分别是鞍山西洋、沈阳东进、宁夏哈纳斯和杭州永通;而它们相继退出的原因,与自由人大致相同:投资方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只能调整战略放弃了篮球。

  事实上,自由人在职业化的程度上比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俱乐部要更高,球队的结构也更加完整,它的退出其实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广州自由人刚成立时曾对“升级”抱有希望

  生存恶劣

  缺乏关注,四年流浪无主场

  任何一个职业的体育俱乐部,“主场”意味着球迷、归属感甚至是门票收入,但对于两夺NBL联赛亚军的自由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主场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自成立以来,自由人一直希望能“落户”天河体育馆,不过年年更换主场,却成为自由人征战NBL四个赛季里的家常便饭:自从2009年的3年间,自由人因为碰上亚运会等不可抗因素,先后3次更换主场,从东到西,横跨广州番禺、广州天河、佛山南海等多个区域;直到刚刚过去的那个赛季,球队才总算暂时找到了容身之所,但地点仍然是远离广州市中心的花都体育馆。

  李倩莹是广州自由人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她负责球队的市场推广和媒体宣传方面的工作,对于球队在选择主场上的困难深有感触,“自由人在NBL中更换主场的次数是最频繁的,2011年的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同时付出两块场地的租赁费用;不同的主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磨合,这对球队的备战与发展太不利了”。

  记者首次接触这支球队的时候,正好是自由人最后一次使用天河体育馆作为主场,在那之后,球队为了方便接送媒体记者、青年队成员前往花都,每次都是大费周章,经常听见同行抱怨说:“虽然是车来车往,但去一趟花都很累啊!”

  这一切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自由人在广东这块篮球的沃土上,确实很缺乏各方面“力撑”,众所周知,同城兄弟广州六穗落户以来,得到了黄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免去了租借黄埔体育馆的费用;佛山的岭南明珠体育馆一年举办100多场演出,但仍然能保证作为佛山龙狮的常规主场。

  李倩莹曾意味深长地说:“一支球队,仅靠企业在支撑,是很难活下去的;球队还需要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况且,自由人还是两夺NBL联赛亚军,多次进入季后赛四强的NBL劲旅;能够在缺乏帮助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高度,球队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发展有限

  CBA不扩军,解散是必然

  “想玩也玩不了”,是自由人投资方如今的心声。建队伊始,俱乐部便以进入CBA为目标,如果年复一年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难免会思退。自由人球员于梁就说:“2009年,篮协公布了CBA三年不扩军的消息,对于球队老板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打击。”

  不过,自由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在本身升级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又继续坚持了3个赛季,刚刚过去的那个赛季,他们甚至获得了总决赛亚军的好成绩。但CBA扩军的具体时间、具体方案迟迟没有“现出真身”,自由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自由人总经理柯皓文曾称:“在中国篮协政策模糊不定的情况下,我们没有信心继续下去,解散是必然的选择。”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失望。

  篮协政策只是自由人退出原因的一方面。一位尚在NBL效力的球员对记者说:“自由人有这样的决定并不奇怪,毕竟在广东已经有3支CBA球队,即便篮协决定扩军,广州球队脱颖而出的概率也并不高。相比之下,得到黄埔区政府、广州体育局和篮协支持的六穗,升上CBA的希望也比自由人更大。”

  近日,有某专业篮球媒体报道,篮协在奥运会前,一次投资人会议上已讨论了CBA扩军一事,投资人也并没有反对。最快在2013/2014赛季,CBA有可能增加到18支球队,甚至是20支。

  而篮协竞赛部负责人柴文胜更是直言,“赞助商、俱乐部软实力、硬实力以及地域文化等”都是考察球队的标准。地域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字眼,在广东地区已经有3支CBA球队的前提下,广州球队进入CBA的可能性,相比中国西南部这些处于篮球荒的地区来说自然要更低。

  一位资深的广州记者说:“自由人的退出实在是非常可惜,而且从近段时间看来,广东以外的很多地方的媒体,都在探讨各自地区的球队冲进CBA的可能性,媒体的浮躁对于正在发展的中国篮球来说,其实并不可取。”

  钱景渺茫

  投资无回报,年年亏损过千万

  广州自由人的解散并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俱乐部高层的证实。不过,话说回来,自由人的解散却也跟“钱”有着莫大的关系。投资方广州东镜新城房地产当初成立俱乐部的时候,指望利用球队更多地为“自由城”的楼盘作宣传。然而这么多年过去,眼看同城的六穗多次更换球队的冠名商,而球队多年来,一直挂着“广州自由人”的名号在战斗,这对于商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长期身处在NBL在受关注度极度缺乏的联赛里面,自由人的广告运营极为困难。“CBA的大部分球队要想找赞助很容易,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而作为NBL球队的我们,因为受关注度很低,没有硬资本去和别人谈大合同,想找个广告赞助非常困难。”自由人副总经理吕锦清说。

  于梁表示,投资人花在自由人身上的钱平均每年都超过了千万元,但可以肯定的是,球市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球队都是在亏损着玩篮球。

  自由人的投资方虽然并不缺钱,对于投资方来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投资方总有一天会作策略上的调整,长年累月在亏损中经营,空有满腔热情和理想,对于职业俱乐部来说,终究是一种恶性循环。

杨凯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