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 > 国内篮球

中国篮协再提CBA限薪 情况复杂限薪令废纸一张

2012-09-07 10:01:00    作者:柳宝来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关键词: CBA 篮协 限薪令 JR 球员上场
[提要] 日前,多家媒体披露篮协已成立了限薪工作小组,正在对新的限薪政策进行评估和调研。有观点认为,篮协提出限薪令是因为上赛季外援薪金暴涨,加剧了“富俱乐部”和“穷俱乐部”间的差距,最终导致CBA中下游俱乐部提出限薪诉求。

  日前,多家媒体披露篮协已成立了限薪工作小组,正在对新的限薪政策进行评估和调研。甚至有消息称,新的限薪政策不久后就将出台,而且绝对不会照搬NBA模式。事实上,篮协在2009年就曾出台过限薪令,不过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新赛季,由于NBA不再停摆,CBA不会再次涌入大批大牌外援,这种背景下篮协却重提限薪政策,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外界多认为新的限薪令即使出台,也难免重蹈覆辙、沦为废纸的命运。

  出发点中国篮协为CBA俱乐部省钱?

  上赛季CBA,因为JR史密斯、肯扬·马丁、钱德勒等身价极高的NBA球星的加盟,成为CBA史上人气最火的一个赛季。CBA也因此商业价值暴涨,新赛季开始前,篮协先后与李宁、盈方签订赞助与推广协议,有消息称未来5个赛季,CBA将从这两个合同中得到总共37亿元的收入。

  如此背景下,篮协重提限薪令。篮协竞赛部主任白喜林表示,“控制联赛和俱乐部成本的过快增长,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是目前CBA投资人的共识。有些运动员薪金太高,远远高出国民收入水平,这是极端不合理的。如果失去理性盲目投入,必然会伤害到俱乐部的经营和形象,从而给整个联赛带来负面影响。”

  有观点认为,篮协提出限薪令是因为上赛季外援薪金暴涨,加剧了“富俱乐部”和“穷俱乐部”间的差距,最终导致CBA中下游俱乐部提出限薪诉求。

  必然性为了年轻人,用金钱限制外援

  伦敦奥运会上,老将当家的中国男篮最终以全败战绩出局。联赛火爆,中国男篮实力却未增长,后继人才匮乏日益凸显,这也成了限薪令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姚明在解说伦敦奥运男篮比赛时,就表示CBA应通过限制外援薪水的方式给年轻球员上场时间,“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你对整个比赛的参与度是多少,如果你只是在场上跑龙套或在垃圾时间上场,那没有太大价值。”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有效上场时间呢?“你和球队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时,那才叫有效上场时间。”姚明如是说,“外援的上场人次,不管是削减还是增加,都要尽可能和国际篮球规则进行接轨,选择外援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去限制。判断一个外援的水平高低很难有一个标准,简单的办法就是限薪。”

  操作性诸侯情况各异,统一限薪难执行

  限薪令的可操作性也是一大难题。2009年,篮协曾推出过限薪令:外援月薪不得超过6万美元,国内球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100万元,而教练和运动员的工资总收入,不得超过俱乐部总收入的55%。但最终各俱乐部通过一明一暗两份“阴阳合同”,签下许多超限合同,让当时的限薪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因此对于此番限薪,外界争议最大的仍然在执行层面。篮球专家杨毅就认为:“各俱乐部的财务制度都不一样。一个球员的薪金,可能一份明账一份暗账,到底拿多少,谁也统计不出。所以,如果没有合理的审计制度,工资情况不透明,限薪令或将成为一纸空文。”另外,许多CBA俱乐部还不是真正独立运营的职业俱乐部,一位CBA俱乐部高层就说:“俱乐部形式都不相同,有国企、私企和民企。有球员在体育局拿一份工资在企业拿一份工资。CBA不是NBA,怎么统一执行限薪令?”

  [观点]

  先让CBA真正职业化,再谈限薪

  中国篮协重提CBA限薪,到底意欲何为?9月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资深篮球编辑薛震。

  薛震认为:“CBA限薪不是第一次提了,重提主要是篮协想尽量平衡各俱乐部的实力和运营。例如全明星MVP李根这次转会北京,据说对方开出了200万转会费,薪金也很高。像新疆、广东、北京等这些资金雄厚的俱乐部,可以通过钱来挖人,其他俱乐部就只能看着。这将导致CBA极度不平衡,直接影响联赛精彩程度,也会给中小俱乐部带来消极影响”。

  那么,限薪令可以有效得到执行吗?“推出限薪令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在CBA现有环境下很难执行。首先CBA本身的职业化程度就不高, 联赛自身没有统一的职业化规则,比如准入规则、运营规则以及收入分成规则、梯队建设要求等等。CBA现在有钱了,已签订的两个合同带来每年7、8个亿的收入,但这些钱却没有统一、透明的分配体系。篮协说限薪为了让俱乐部节流开源,实际上,你把该分配的钱给了,同时下放一部分商业开发权,俱乐部的钱多了,花钱的时候压力自然少了。”薛震如是说。

  对于将来限薪令的推行,薛震认为:“还是应该学习NBA,限薪应该成为一种市场规则,可以对俱乐部进行整体限薪,设立‘工资帽’,超标者征收‘奢侈税’,而不是一刀切,用硬性的行政手段来限制。” 记者柳宝来

刘美显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