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 > 国内篮球

辛格尔顿千万年薪重回新疆 篮协限薪令恐成空文

2012-09-06 10:19:00    作者:   来源:搜狐体育  

关键词: 限薪令 篮协 辛格尔顿 新疆队 CBA球队
[提要] 辛格尔顿是近日CBA转会市场的焦点,昨日有消息传出,新疆队开出2年300万美元的合同力邀其加盟,双方已经签约。举个例子,刚刚续约的CBA联赛商务推广商盈方,未来5年每年将给篮协支付3.3亿元的赞助费,这说明CBA至少潜在的商业价值非常巨大。

  本报讯 辛格尔顿是近日CBA转会市场的焦点,昨日有消息传出,新疆队开出2年300万美元的合同力邀其加盟,双方已经签约。此外,备受关注的新赛季限薪令已进入操作阶段,篮协将会同17家俱乐部进行商讨,但从目前部分球队已完成引进内外援的情况来看,执行难度较大。

  辛格尔顿自由选择

  上周关于辛格尔顿下赛季继续在CBA效力的消息便已曝光,并且“有4支球队都在高薪追逐”。实际上,彼时就有消息传出,“信鸽”曾经的老东家新疆队已对其抛出橄榄枝。

  记者昨日联系广东宏远俱乐部总经理刘宏疆,对于辛格尔顿的去向,他表示如何选择是其个人自由:“(重回新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现在去哪儿都没问题。”

  倘若辛格尔顿果真与老东家再续前缘,一方面证明他合乎新疆队此前公布的“除了要有比较凶悍的防守技巧,还要具备抢篮板球、活动区域范围大等特点”这些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或许也意味着双方已经“冰释前嫌”。上赛季效力华南虎期间,辛格尔顿曾公开批评新疆队前任主帅蒋兴权过于严厉,以及俱乐部的管理存在问题。

  限薪令执行难度大

  之前传出篮协将在新赛季出台限薪令,并已成立限薪工作小组,正在对限薪政策进行评估。日前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白喜林明确表示:“出台限薪令势在必行,这也符合各家俱乐部开源节流的宗旨,有些运动员薪金太高,远远高出国民收入水平,这是极端不合理的。”

  同时他还透露,CBA的限薪不会照搬NBA,将结合国情制定政策。至于具体的制定办法,白喜林表示篮协将会同17家俱乐部一起想办法出台限薪令,但具体时间目前仍不确定。

  就目前来看,新疆在军备竞赛的大手笔,无疑令篮协在限薪令的执行增加难度。新疆队之前引进的韦弗据说年薪为200万美元,算上辛格尔顿,新赛季外援开支或许将达到350万美元。此外有消息称,张庆鹏已和新疆队基本达成加盟协议。

  尽管篮协态度坚决,但在业内人士眼中,由于新的限薪措施还处于调研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形成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且一些CBA球队已经完成了内外援的引入工作,在新赛季就实行新的限薪措施恐怕已来不及了。

  本记短评快

  限薪 看上去很美

  谢晓波

  三年前不了了之的“限薪令”,近日再被中国篮协摆上台面。消息一出,多家CBA俱乐部和媒体对限薪的态度不是赞同或者反对,而是摇头。因为圈内人都知道,CBA各俱乐部的财务审计制度不同,很多球队都有阴阳两份工资,有东家是地产集团的俱乐部引进球员还送价值百万的商品房,这账都没法查清,怎么限薪啊?

  近几个赛季CBA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不计回报的烧钱行为越来越多,各俱乐部亏损严重,同时又可能耽搁年轻球员的培养,长此以往,联赛健康发展只会是空谈。平心而论,篮协此时意欲限薪,出发点挺好。

  只不过,当市场出现泡沫,就用行政手段去调控,篮协这一招有些“头痛医头”的意味,并不高明。而如果要根治“高薪泡沫”的现象,就势必需要对体制和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恐怕篮协并不愿,也不可能触及。

  如此看来,“限薪令”要么是篮协自己给自己找难受,要么是顶不住一些俱乐部怨声载道,必须有所姿态,就好像几乎每家俱乐部一边在喊外援工资太高给不起,一边照样开出百万美元年薪。

  当然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前者。既然都是为了中国篮球长远发展,笔者谰言篮协,“限薪令”难免沦为一纸空文,那么倒不如反过来想,在市场对CBA有诉求的背景下,各俱乐部减少亏损为什么一定要大幅削减投入,而不是制造商机,增加他们的收入呢?

  举个例子,刚刚续约的CBA联赛商务推广商盈方,未来5年每年将给篮协支付3.3亿元的赞助费,这说明CBA至少潜在的商业价值非常巨大。如果大家一齐做大市场,都有钱赚,哪会怕给多点薪水。

  只是恐怕又有人要问了,那么俱乐部能从这个蛋糕中分得几杯羹呢?

  好吧,这就是一个死结,姑且看看篮协怎么解开吧。

刘美显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