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1 10:42:00 作者:柳宝来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在整体市场价值,在整体赛事运营上,我相信这还是不可比的”,昨日,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再次公开强调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高于CBA,是CBA不可比的。
日前,媒体爆出CBA联赛未来五年将获得李宁公司20亿的天价赞助,平均每年4亿人民币的价格远高于中超联赛每年9000万的赞助。这种背景下,中国足球“一把手”韦迪的观点引人深思:CBA联赛真的值20亿吗?俱乐部能从中收获多少?赞助商的风险由谁来买单?
本报记者柳宝来 长沙报道
CBA收入增加,俱乐部有好处
对于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几乎所有CBA俱乐部都持支持态度。新疆男篮俱乐部总经理郭舰说:“当然是有好处,这个价格体现了CBA的品牌价值,职业联赛就应该和市场挂钩,联赛越好,品牌价值越大。我们希望各个俱乐部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他们的收入也能够成比例地增加。”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郭舰透露了俱乐部和篮协联赛分成的一些状况:“过去,这些品牌赞助商似乎跟我们俱乐部关系不太大,俱乐部只是得到装备,资金则提供给盈方公司,由盈方公司每年给篮协交一定款项。篮协又会根据赛季排名给各个俱乐部分一点钱,上个赛季我们俱乐部的这笔钱还没到手,之前几个赛季拿到联赛亚军,也就分到100多万。”
新疆俱乐部获得联赛亚军时的分成也只有100多万,对于其他一些中小俱乐部,分成更少。相比于巨额投入,CBA俱乐部的收入少得可怜。郭舰还表示,目前CBA俱乐部自己的招商权限并不高,门票收入也停留在低的水平,在CBA整体价值被认可的同时,他也希望俱乐部能获得更多的权益:“就目前而言,各个俱乐部差别很大,个别俱乐部招商能达到1000万,但更多的俱乐部只有很少。我们希望俱乐部能有更大的权益和利益保障,尽量减少亏损。”
CBA价值远超中超?
背景:如果CBA真的获得年均4亿人民币的赞助,那将远高于中超联赛每年9000万的赞助。但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却不这么看——第三届中国足球发展论坛昨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资本涌入下的中超价值”。会上发布了《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国家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对中国足球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解读。他表示:“目前足协的重点是申办2017年U20小世界杯,在先举办青少年比赛后再为申办世界杯做准备。”同时,韦迪坚定地表示: CBA不会超过中国足球。
口碑差,但中超商业价值一直领先
国内资深体育媒体人、评论专家颜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超的商业价值一直远远在CBA之上,虽然中超口碑没有CBA那么好,但双方的影响力和体量差距很大,目前中超看上去比较差是因为足球运营和管理体系方面不够商业,不够市场化。”
他认为,CBA联赛的商业价值配得上五个赛季20亿的赞助价格,而中超应该在这种基数上做得更好:“CBA的这个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它配得上每年4亿的价格。中超各方面的商业化更高,赛季时长比CBA高,中超上座率是亚洲足坛最高的,达到1.7万人以上,CBA的门票收入则非常少。电视转播收入方面,央视和地方电视台会给中超支付版权费用,这个费用比CBA的电视转播权费用要高很多。CBA领先在广告赞助收入上,因为CBA在市场开发权益的模式上有突破,是由瑞士盈方在做,这个公司在市场上更规范,活跃程度更高。”
直接引语
“一个职业体育俱乐部大致的收入配比,刚才我提到了媒体版权、门票收入、商业赞助这三大类收入,在NBA会是“361比例”,当然,这和咱们的民族运动品牌没关系,30%、60%和10%,30%来自于门票收入,60%来自于媒体版权,10%来自于广告收入。在英超,这个比例是“451”,50%来自于门票收入,40%来自于媒体版权、电视版权、新媒体版权;10%来自于广告赞助收入。”
——颜强还从收入配比方面论证了中超的商业价值。他认为,中超俱乐部三方收入都有,虽然比例不合理,但CBA只有赞助商收入,转播收入和门票收入这两方面太少了,约等于零。
CBA真的值20亿吗?
背景:从过去的每个赛季两三千万人民币,暴涨到现在平均每个赛季4亿人民币(现金+装备),CBA的身价一夜之间暴涨十几倍。这个只有17家俱乐部、赛程只有5个月的国内篮球联赛,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说法1 有特定背景,未来不一定值钱
国内某知名体育品牌一位高管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BA联赛赞助价格飙升有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并不代表以后CBA也会一直这么值钱:“上赛季NBA停摆导致很多大牌球员来CBA,提升了联赛关注度和水平,再加上中国足球持续低迷,CBA联赛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商业价值因此暴涨。不过目前这个价格,也还是有一定水分的,而且随着NBA恢复正常,CBA俱乐部的外援策略变动,失去大牌外援的CBA能否在未来维持这样的关注度和竞赛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他认为,5年20亿的合同涉及的应该不只是CBA:“应该是和篮协战略合作,才有这个价格,比如包括青少年比赛,3VS3比赛以及篮协其他的一些活动和赛事。”
说法2 赛事基础不足以支持这个价
北京某篮球活动推广公司的一位营销专家也持相同观点,该负责人对记者说:“到现在为止,CBA比赛时间没增加、曝光时间没增加、国内球员水平没增加,凭什么赞助价格会如此暴增?更为重要的是,目前CBA的赛事基础,不足以支持这样的一个价格”。
对于目前爆出的天价赞助合同,他认为有几个原因:“首先国内优质赛事资源比较稀缺,第二,足球萎靡不振,第三,榜样的力量无穷,安踏在赞助CBA后营业额每年增长90%以上,李宁看到后自然也想占据这一资源,多家品牌竞争推高了价格”。
[由头]
5年20亿元!近日有消息传出,李宁公司即将以此天价合同挤掉安踏,成为CBA今后五年的“唯一指定运动装备商”。虽然篮协方面称合同还未最终敲定,但这对CBA俱乐部而言似乎也是一个利好消息,目前CBA俱乐部平均每年从篮协得到的、包括电视转播费、赞助费等打包在一起的经费,也不过百万元左右。几乎所有俱乐部都处于亏本状态。高额赞助费,有望改善CBA俱乐部赔本赚吆喝的局面。
[数字化]
英超 俱乐部总收入包括三个部分:比赛日收入、商业收入、转播收入。英超2010/2011赛季总收入高达23亿英镑,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高额转播收入。英超2010年收获一份高额的电视转播合同,三年间将坐收15亿英镑的海外转播费。如果加上国内转播收入,英超每个赛季的转播收入不会少于9亿英镑。
中超 中超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赞助收入和版权收入(以电视转播收入为主)两大方面,其收入的高低则取决于中超联赛整体品牌的价值。2008年中超公司的赞助收入为7100万,2009年仅为3300万,2010年开始恢复上升到6900万,2011、2012两年均为9000万。中超公司版权收入中,2008、2009年均为1700万,2010年2600万,2011年回落到1800万,2012年则回升至2930万元。
CBA 2003-2004赛季至2009-2010赛季,CBA总收入31660.85万元,支出30296.17万元,累计盈利为1364.68万元。按照60%分给俱乐部的原则,俱乐部共有818.81万元;10%作为CBA风险储备金,共有136.47万元;15%给CBA作后备人才培养经费,共有204.7万元;15%作为WCBA的发展经费,共有204.7万元。
NBA 在2010-2011赛季,NBA与篮球相关的总收入达38.17亿美元,较前一个赛季增长了4.8%。电视转播收入在NBA收入中占大头。目前的电视转播合同,是从2008年至2016年,NBA从ABC电视台、TNT电视台和ESPN体育台一共获得超过74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用。同时,各NBA球队还可以向本区域内的地方电视台单独售出自己的转播合同,比如湖人刚把大洛杉矶地区的本队电视转播权卖给了时代华纳,25年50亿美元,实在高得吓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